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红楼天下文豪 > 第169章 俱有人杰(第3页)

第169章 俱有人杰(第3页)

但虏骑的右翼,也就是向着车阵这边,明显是披甲骑兵的数量要多出不止一筹。

似乎是虏骑将全部披甲骑兵都放在了其右翼。

这很不合理!

骑兵对冲,勇者胜,强者胜。

正面对冲的一瞬间,可能就会决定这一场骑兵战的胜负。

若对冲之后,周军骑阵不乱,主力尚存。

而虏骑正面的披甲骑兵数量不足,在对冲时吃亏太大,那后果便是一阵被周军冲跨!

等双方再次兜回圈子回来对冲,吃亏一方可能会被完全的碾压!

骑兵对冲就是如此。

第一阵至关重要。

想玩什么花样,用什么战术技巧,只能在对冲之前用。

比如对地理环境的利用,对敌人军心士气的打击,对敌将领使用心理战术。

或是攻击粮道,断敌后勤。

这些战略和战术的手段,只能是在战前使用。

在对冲之后,战场上就是一阵定胜负,没有别的花巧可言。

蒙古西征,被人吹的神乎其神。

蒙古骑兵确实是几乎无往不胜。

但他们面对的是衰落的金和宋,就算是面对南宋,也是打了五十年,利用北方和西北的人力物力,加上百战之师,这才灭亡了南宋。

在中亚,西亚,面对的也是同样处于衰落期的阿拉伯文明。

确实也是灭国无数。

但在西亚面对马木留克这样的精锐骑兵时,蒙古骑兵在正面骑兵战上不仅没占便宜,反而是吃了大亏。

在东欧也是一样。

波兰等东欧几国的君主联手,重骑兵联合,蒙古骑兵也是吃了几次败仗,而且是决定性的败仗。

就算没有更换大汗,召回西征军的事,蒙古人想越过东欧打到西欧和南欧也很困难。

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事实上,蒙古人的军事高峰期相当短暂。

就是南宋,再扛几年也没事了。

忽必烈打下南宋后,征倭失败,征安南失败,征缅甸失败。

四周的小国他打了个遍,但由于强弩之末,元军的战斗力急剧下滑,又受困于当地的气候地理条件,大兵压境仍然是无能为力,特别是征倭之役,两次都是惨败。

很多人说是神风,但其实按当时的态势,没有神风也很难赢。

眼前的北虏骑兵,论人数与周军相同。

但武器不如周军,披甲也不及,战斗素养牧民肯定不如正规军。

这已经不是一群牧民持骑弓就能包打天下的时代了。

将大量披甲放在一翼,不能说北虏的将领自大,只能说他们别有所图。

贾芸眯眼看向北虏右翼。

也确实是离车队这边最近的方向。

其心昭然若揭!

“无妨,我们已经做了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就看诸君的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