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初到洛阳,特地带出来长长见识。”
“年轻人多走动走动挺好的,那就一起进屋坐吧。”
蔡邕热情邀请。
进入屋内夏侯辰这才开始打量起了蔡邕。
蔡邕是陈留郡圉县人。
东汉名臣,文学家、书法家,才女蔡文姬之父。
博学多闻,师从太傅胡广。
建宁四年,征为司徒掾,历任河平县长、郎中、议郎等职,参与续写《东观汉记》及刻印“熹平石经”
。
因罪流放朔方郡,几经周折,避难江南十二年。
董卓掌权时,授司空祭酒,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
董卓伏诛后,因在司徒王允座上感叹,坐罪下狱,死于狱中,享年六十岁。
蔡邕精通音律,才华横溢,通经史,善辞赋,工于书法,擅于篆书和隶书,尤其隶书的造诣最深,有“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
的评价,所创“飞白”
书体,对后世影响甚大,被《书断》评为“妙有绝伦,动合神功”
。
生平藏书多至万余卷,晚年仍存四千卷。
著有文集二十卷,早佚。
明代学者张溥辑有《蔡中郎集》,《全后汉文》收录了很多作品。
“对了恩师,昭姬师妹呢?”
曹操问道。
“他跟你师母去郊外踏青了,要晚上才能回来。”
蔡邕解释道。
接着介绍曹操跟蔡邕交谈这段时间的所见所闻,而夏侯辰则坐在一旁倾听。
对于平常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夏侯辰来说可谓是颇长见识了。
对于这位大儒夏侯辰还是十分尊敬的。
不过他也很好奇这位的大儒的女儿,才女蔡文姬。
蔡文姬本名蔡琰,字昭姬,因为要避讳司马昭的昭字才被改成了蔡文姬。
此行虽未见到蔡琰,但也从蔡邕那得知卫家也没来提亲,两人的婚事也没有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