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王夫子甩出一叠纸,"
你们看一下,他们这算术题,都解成了什么玩意。”
还有一点,他没有说的是,如今,县学里的极个别学子,还把车同轨解作造马车,将六赃写成六种点心……。
想到这里,王夫子特别想问候宋教谕,他是眼睛瞎了,才把这些‘人才’,放入县学读书。
宋教谕:"
。。。。。。???"
他只想说一句,形势所迫,都怪这些人家中,不就是有权有势,不就是砸的银钱太香了。
为了本县更多学子的读书资源,宋教谕觉得,这几个二世祖,只要不犯太大的错误,还是可以容忍一二的。
而就在这时,诸葛云疏眼尖地拾起最上方那一篇诗文注疏,就见"
青青子衿"
被释为"
青衫学子爱吃青蒿"
,看到这一滑稽的解释,终是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王怡见此,好奇地看了过来,只一瞬,脸色变幻莫测,最终,还是捻着那篇荒唐文章,柳眉紧蹙:"
可我们终究是镇学出身。。。。。。"
可能是听出来她的疑虑,王夫子摸着光洁的下巴,笑了笑:"
所以宋教谕开出了条件。。。。。。"
说到这里,他卖了个关子,慢悠悠地喝了口茶水,这才继续道:
"
若你们三人能帮县学赢得这次明面上的切磋,背后之人将承诺给予两个郡学特殊名额的奖励。。。。。。"
他这番话刚说完,书房内霎时寂静。
窗外蝉鸣陡然喧嚣,诸葛云疏、王怡和张皓三人,都从各自的眼中看出了欣喜之情。
就算优秀如王怡,也不敢保证,在九月份的郡学选拔中,能够顺利获得这一名额。
毕竟,整个大夏国,比她优秀且符合年龄的学子,不要太多了。
就更别提张皓了。
要知道,其实他在心中早已放弃了平川郡郡学这个特殊名额的机会。
甚至于,为了能够考上郡学,这段时日,他都在家中埋头苦读。
不为别的,只因,他不想和两位师妹拉开太大的差距。
这样想着,三人异口同声道:
"
弟子愿往。
"
就连王夫子看着激动的三人,心中也是欣慰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