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权力巅峰从银行职员到封疆大吏 > 第44章 往事如烟(第1页)

第44章 往事如烟(第1页)

当年,林有南的父亲是市财政局的一把手,刚刚入行的林有南,也是一名普通信贷员。

除了长的一表人才,一无所长。

按元知韵当时的评语,是分行的“雄性花瓶”

那个时候市财政存款主要放在工农中建等国有银行,还轮不到福兴银行这样的城商小银行。

当时的分行行长想了一个高招,在分行营业部成立一个“机构存款科”

(“机构性存款”

是指国家行政事业单位、财政卫生教育系统在银行的存款。

其中以财政存款为最,其他行政事业单位、卫生教育系统的存款因财政预算,要受财政局制约。

先让林有南去当了副科长主持工作,并制订考核奖励办法,

凡是新增的机构性存款,年日均增加一百万的,配给营销费用二千八百元,以此类推递增。

林有南果然“不负厚望”

,走马上任不到半年,不但新开了不少机构客户账户,机构性存款竟然也猛增了三四个亿!

分行的同事肚子里一算账,知道林有南这一年的“营销费用”

起码有近百万元!

说是营销费用,儿子找老子要资源还需要“营销”

吗?

这些费用通过变通走账,都成了林有南的正常收入了。

这就是多年后被定性为“利益输送”

的行为!

当时的银行薪酬也算是高的,可就是支行行长,一年也就二三十万多的收入,大家除了羡慕嫉妒恨,剩下的只能是叹服人家投胎技术高超了。

由副科长而科长而支行行长助理而支行副行长。

如果不是他父亲退休,可能早就是行长了。

闻哲当时还在长宁分行工作,这些事情他当然清楚,

当时的自己只有张大嘴巴,看着林有南一骑绝尘的雄姿。

有什么办法?任何时代,背景靠山的作用几乎是刚性的。

他叹口气说:“裘兄,有什么办法?银行生存所需要的主要资源,大多掌握在政府手上、在老兄你手上,所以一切的不合理又是那么合理了。

所谓的商业银行,如果没有真正商业化模式运营,只能走官商结合的老路子了。”

裘启微打个哈哈说:“我可没有说什么不合理哟!

有人生的好儿子、有人‘生’的爸爸好,命好,也是挡不住的事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