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杨帆对那些家伙为何对自家动物产生浓厚兴趣感到困惑,但他心里明镜似的,如果不答应他们的要求,恐怕会给自己招来不必要的麻烦,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守护那棵石树对他来说,不过是举手之劳,他的中华田园犬护村大队,稍加训练便能胜任此任,成为忠诚的守卫者。
杨帆从屋内踏出,脚步轻快地朝着山上行进,目的地是山间那座静谧的小院,他打算将空间里珍藏的茶叶取出,晾晒一番。
此刻,山中无人打扰,胖子也趁机溜上山去,据说是去欣赏山间的美景与佳人。
家里只剩下小老虎陪伴着他,丢丢外出归来后,其他动物便都围着她转,仿佛她成了这院子的领主,小老虎则安静地守在院子里,享受着这份宁静。
杨帆轻轻抱起小老虎,温柔地关上前院的门,转身步入后院,挑选了一片阳光充足的地方,开始小心翼翼地倾倒出那些珍贵的茶叶。
这些茶叶在空间里保持着初摘时的鲜嫩,如今需要阳光的洗礼,才能焕发出更加迷人的韵味。
然而胖子私下里对茶叶进行的检测,以及他擅自注册的山间野茶商标,让杨帆意识到,这些茶叶一旦面世,恐怕会引起不小的轰动。
胖子对检测结果欣喜若狂,这些茶叶的品质远超寻常水果,其价值不言而喻,虽然胖子还未与他商讨具体的价格,但从胖子那掩饰不住的兴奋中,杨帆能感觉到这茶叶的价格定然不菲,那些追求生活品质的富人又要为之买单了,不过他们似乎乐此不疲,甚至愿意加价抢购,毕竟茶叶不同于水果,它耐存放,且能泡出醇厚的茶香,让人回味无穷。
对于茶叶的销售杨帆并不着急,毕竟茶叶不会快速变质,他有的是时间慢慢规划,离开山间小院,他沿着山路缓缓而下,心中思绪万千。
昨日父亲提及春耕已至,村民们都在忙碌地整地,准备播种,那些租给游客的土地,如今也已被绿意盎然的蔬菜覆盖,就连一些普通游客也租了地,亲身体验种植的乐趣,而管理这些土地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杨家村人的肩上,那些租房的游客和留守杨家村的人,则亲自打理着属于自己的小天地。
走到河滩边,杨帆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河滩四周围满了垂钓的人们,他们手持鱼竿,静待鱼儿上钩。
春暖花开,正是钓鱼的好时节,他不禁想起之前举办的钓鱼比赛,虽然因事务繁忙而暂停,但或许现在可以重新考虑恢复这一活动,为杨家村增添一份乐趣,毕竟温泉虽好,但若游玩项目单一,游客难免会感到乏味,龙泉市并非只有杨家村拥有温泉,想要留住游客的心,还需不断创新。
继续前行,杨帆来到河滩地,只见村民们正赶着耕牛,忙碌地整地,一些好奇的游客围观在旁,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如今的孩子,许多都分不清韭菜与麦苗,更不知道花生的果实长在哪里,对于这古老的种田方式,他们更是感到新奇不已。
机械化种植虽然高效,但老黄牛犁地的场景,却别有一番风味,让人心生向往。
这样的画面,或许只能在山林地带才能见到,大部分地区已被现代机械所取代,那个“一亩地,两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的淳朴时代,似乎已渐行渐远。
回忆起儿时放牛的日子,杨帆心中涌起一股暖流,那时的他们骑着牛在山里嬉戏,吹着口哨,捉着蚂蚱,那份纯真与快乐,如今想来仍让人怀念。
《牧童骑黄牛》的诗句,或许许多人耳熟能详,但真正的放牛娃,却已难得一见,当他带着这份回忆,走到耕地旁,望着眼前这片土地,不禁感慨万分,这样的耕地方式,还能延续多久呢?或许未来的某一天,它只能成为博物馆中的展品,供人们缅怀。
“杨帆啥时候回来的?”
一声熟悉的呼唤打断了杨帆的思绪,他抬头一看,原来是牛叔正犁地到此处,看到了他。
“昨天回来的,牛叔,这边今年还种花生吗?”
杨帆笑着回应。
牛叔憨厚一笑,“还种花生,你小子来,不会就是问这个吧?”
种花生是杨家村的传统,每年都能收获满满,自家吃的油也都是用这些花生榨出来的,香气扑鼻。
“不是,我就是随便走走看看,牛叔,今年杨家村的蔬菜种在哪儿?往年的蔬菜地肯定不够用了,我听我爸说,你们划了一块新地方专门种蔬菜。”
牛叔一听,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想起去年的杨家村,再看看现在,变化真是翻天覆地,以前大家只能在自家院子里随便种点蔬菜,现在却能规划出一片专门的菜地来。
牛叔指了指不远处的一块地:“就在那儿,离水源近,我们还种了些驱虫草,不过你小子种了那么多菜,我们这里随便种点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