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海峰,认不出来了吧?”
“别说是你,连我媳妇儿都快认不出我了。”
胡向阳摘下脸上的蛤蟆镜,掏出一支香烟点燃。
“哟,万宝路,都彭打火机,有点港城土大款的意思了。”
陈海峰打趣道。
这年头,国内最多的不是待业青年,而是各种进口货商。
大到军用飞机,直升机,工业用的机床。
下到与家家户户息息相关的家用电器,到处都能看到外国商品的身影。
使用外国商品,俨然成为一种身份象征。
胡向阳吐了一口烟圈,说道:“前不久,我也去了一趟港城,没办法,人靠衣装马靠鞍,要是不这么打扮,人家港城人保证会把你当成土鳖,一句老实话都不会和你讲。”
“不出门不知道,难怪上级让我们这些当领导的,小心国外的糖衣炮弹,去了人家的花花世界,一定要绷紧脑中的一根弦儿,千万别被纸醉金迷的靡靡之音腐蚀了。”
“好家伙。港城这地方,简直是温柔乡,英雄冢。”
得知胡向阳前不久去了港城,陈海峰纳闷道:“胡厂长,你去港城的时候,我应该也在当地,你怎么没有联系我?”
“你这个大忙人,每天有忙不完的事情,我去港城是为了考察市场,跟你的事情比起来。,连重要二字的边都沾不上,自然不好麻烦你。”
胡向阳属于这个年代少有的异类领导。
不安于现状,总想做出一些令人震惊的成绩。
若非如此,不会在调到县机械厂的第一天,就像全厂人立下保证。
一年之内,一定能引进进口数控机床,改变机械厂产能不足等问题。
既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通过与陈海峰合作,胡向阳获得了大量资金。
又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到一机部相关负责人。
通过自筹资金,向部里申请拨款的方式,成功买到两套三轴数控机床。
没多久,胡向阳又说服市里,将县机械厂搬迁到工业区,解决了生产用电不足的问题。
他和陈海峰一样,一直将走出去的目标放在港商身上。
联系了一家港城企业,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说服对方,在工业区开设了一间服装厂。
随着时间一天天地过去,国内经济改制已经走上了快车道。
有鉴于此,胡向阳联系港城。
由港城发出访问邀请,拿着这份邀请函,胡向阳带着厂里的几名负责人,前往港城参观考察。
经过十几天的考察,胡向阳发现了一个前景不错的生意。
得知陈海峰已经回国,胡向阳临时结束考察。
将厂领导们丢到港城,继续深入考察。
自己一个人回来,准备亲自和陈海峰商议一桩新生意。
“海峰,这里没有外人,你就别用这种公式化的称呼了叫我惹,不嫌弃的话,就叫我一声胡大哥。”
胡向阳掐灭手里的香烟,主动和陈海峰靠近。
陈海峰淡笑道:“胡大哥,有什么话你直接说就好了,不用这么客气,能帮你的,我一定帮,毕竟我们是老搭档了。”
“说起县机械厂,也算是我的福星,如果不是通过县机械厂这个契机,我根本没机会认识张领导,没有张领导全力支持,就不会有我陈海峰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