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再见张艳芳 > 01(第3页)

01(第3页)

虽然打量和带着恶意的语言使我感到不适,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迎着巧珍婆婆阴阳怪气下,我指着他们的对联念了出来,“上联,春满神州和气至。下联,福临华夏喜气盈。横批,和气生财。”

张大海和巧珍婆婆,才勉勉强强,不情不愿地相信我会认字。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我是身体带着衣物穿越来的,我脖子上戴的金项坠还在。

我让巧珍帮我把脖子上的金项坠换了钱,自掏腰包买了纸和笔,来到集市打算写字卖钱。

4

村道口,我摆着一张桌子,坐着等人来写字,巧珍在一旁吆喝,“这女娃娃会写字,不贵,几文钱就可以写一封信,写大字也行。”

我的桌子周围围了一圈人,叽叽呱呱地讨论,就是没人上去。

我也不急,清清嗓子,唱起了知否,“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就在我打算再念几首诗歌,以此来证明我认识字。

而人群中,熙熙攘攘了很久,出来一个干巴瘦,拄着拐杖的老头。

他走到我跟前,“女娃娃,你识得字,给我写一封给我儿子的信,我儿子也是识得字的,他去当兵了,回头给他邮过去。”

“诶,好嘞。”我十分高兴这么快就有人来做生意,第一天就开张了。

书信写好交到老头手里,他仔仔细细地用信纸包好,老头浑浊的眼睛都闪着细微的光,一直拉着我的手感谢我。

我感受着老头的喜悦,好像我也能看见老头孩子拿到家书时的喜悦。

真是开张大吉,我第一天开张就有不少客人来写信。

我赚了钱,巧珍家里人很高兴,连带着都买了肉吃,对巧珍也好声好气地说话了。

日子一日比一日好过起来。

我去写大字时,巧珍的二女儿招娣干完农活时常偷偷地跟着我,她眼睛亮晶晶的,看着我给别人写书信。

这是一种很容易被感染的气氛,招娣总是带着那双渴望知识的眼睛看着我。周围来写文字的客人,也都是给远在外地的家人写家书,每一封家书,大多语言纯朴,字词也少,也都是家长里短的琐碎事,但那思念之情却是要从纸张中溢出来一样,每一份都沉甸甸的。

往往在送走热泪盈眶的客人后,我有空,就给招娣讲唐诗宋词。

脱离教育学府很多年了,记得的诗词并不多,但我也希望尽我可能地把东西都交给这个小娃娃。

很快,我和招娣成了好朋友。

从和招娣聊天中得知,招娣别看年纪十分小,但是人也是十分有态度的。

招娣和她妈妈巧珍的并关系不好,因为她觉得,在家里妈妈,姐姐和她都过得十分艰辛。她讨厌妈妈从不反抗的样子。

和姐姐关系也不好,觉得姐姐懦弱可欺,一看就是现在在夫家受欺负,以后去夫家受欺负的。

招娣睁着大眼睛,那里面总是有星光一样,对我说着喜欢我,以后想做我这样的人,说我和妈妈、姐姐、奶奶都不一样。

我在招娣期待的目光中叹气,“招娣,你得明白,你妈妈和姐姐,也许是逼不得已,也许就像太久待在温水煮青蛙里的青蛙,她们不知道什么是对的。这是时代的眼泪,我们不能过分苛责她们。”

招娣不高兴,“怎么会,我这个年纪,这些事都懂得,也知道反抗,她们怎么不懂。”

我叹气,捏了捏她的脸,我说,“努力读书吧,考上大学,离开这里。”

招娣郑重地向我点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