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及基于这些先进技术而研发生产的一些实用型货运巨轮。
比如,LNG运输船,也叫液化天然气船。
而在15年,甚至直到现在,华夏在这方面的生产研发能力是非常滞后的。
在这方面做的比较好的是南朝鲜和东瀛。
可即便是南朝鲜,也遇到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困惑。
所以,从2016年开始,南朝鲜和东瀛相继掀起了新一轮的船企整合重组。
淘汰落后产能,跟上时代脚步,加大研发投入。
国内看到这种情况,也迅速行动。
南船、北船再次进行重组,一艘新的造船巨无霸“华夏船舶集团”拔地而起。
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性的造船企业是最艰难的。
国家范围内的整合轮不到他们。
国家层面的技术和资金投入也没有他们。
没有资金,没有技术,产业无法转型升级,自然就没有订单。
等待这些企业的只能是静静地消亡!
福宇只是这些船企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家地方性企业。
没有顾桐,没有意外,也许就真的破产了!
工人们你一言我一语,对立紧张的情绪荡然无存。
他们也想让船厂活,虽然对于技术的问题,所有人还有些怀疑。
可对方毕竟是一省的领导,不会在这种事情上开玩笑。
“领导,技术方面的事情,我倒不怀疑省里的能力,可是如果是上面支持的话,华夏船舶那边怎么办?我们也要做远航和军工吗?”
刘向对行业很了解,他以为这技术是上面提供的,可据他了解,目前华夏最顶尖的技术也就是远航和军方两种船舶。
这些都属于华夏船舶集团所有。
如果,福宇造船也采用这些技术,也就说明自家船厂之后的产品定位也是这两种。
这不是和自家人过不去吗?
内卷卷到了造船业?
且不说质量能不能比得过华夏船舶,单单是订单销路就是个大问题。
试问,谁家这么傻,放着世界级的巨头不找,找一个胡建的地方性船企?
“不,我们的技术不是国内的!”
顾桐淡淡说出这句话,刘向一脸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