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清朝反派 > 第219章 更多的机枪(第1页)

第219章 更多的机枪(第1页)

他们的火炮有很多都是从天朝进口的,即便是自己生产的也是按照从天朝那边引进的技术仿造的。

这种火炮的性能要比俄军的老旧火炮先进不少,而且德军的炮兵在之前的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都进行了实战检验,他们的战斗经验更加丰富,技能更加娴熟,再加上有用不完的弹药。

于是,在炮战中,俄军的炮兵很快就被压制住了,并且随着炮战的持续,越来越多的俄军火炮因为缺少弹药而不得不哑火。

见到此状,德军马上判断出,发起地面总攻的时机到了!

5月5日,德军在炮火的掩护之下,对华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德军以第一军团的三个军为主力,从华莎的西北侧,正西侧和西南侧三个方向对守城的俄军发起了猛攻。

战斗从一开始就极为激烈,双方围绕着一处处阵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德军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之下,攻下了俄军的阵地,可是没等他们高兴多久,俄军士兵就高喊着‘乌拉冲了上来,又把他们赶了回去。

恼羞成怒的德军下一次派遣更多的人杀回来,再将阵地夺回来,到了晚上,俄军组织夜袭,又把阵地给夺回去了。。。。。。。

这样的事情在整个战场上随时上演着,往往一处阵地要反复易手十几次,直到一方耗尽了鲜血,承受不起这样的消耗,主动放弃为止。

而如此激烈的争夺,导致双方的伤亡数字都迅速的攀升着。

仅仅是五月五号这一天,德军的伤亡就接近了一万两千人,而俄军那边的伤亡也不小,超过了一万五千人!

如此惨烈的伤亡,震惊了双方的指挥官,也震惊了全世界!

仅仅是一天,战场上就多出来了近两万具尸体,要是照这个节奏打下去,等到华莎战役结束的话,双方的伤亡岂不是要超过十万甚至是二十万?

这种可怕而又迅速的大规模伤亡,在欧洲战争的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考虑到这场战役还没结束,等到它最终结束的时候,极有可能就会创造新的历史记录!

不过,一些国家的军事观察员们发现,原本处于防守一方的俄军,凭借着地形的优势他们的伤亡应该要比德军小才对。

但是为何他们的伤亡反而要比德军多呢?

这些人分析了一通之后,普遍都将这个原因归结到德军拥有炮火的优势上面,而忽视了其他因素。

其实,造成这一主要原因,是德军装备的机枪!

这些机枪在战斗中为他们提供了极为强大的拦截火力。

一开始的时候德军还没有将机枪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但是在反复争夺同一处阵地好几次之后,德军这才开始重视起防御工作。

而在进攻战中表现欠佳的机枪,在防守战中的威力却极为强大!

往往德军在一处阵地上架上一挺机枪,就能轻易的封锁俄军的进攻路线。

俄军要从德军的手中夺回这些阵地的话,就必须要扛着德军机枪的扫射,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杀到阵地上。

可如此一来的话,他们在进攻路上的伤亡就非常巨大,等到他们杀到了德军的跟前,就已经成了强弩之末了。

这种状态下,他们想要从德军的手中抢回阵地,显然是做不到的!

而德军方面,在意识到了机枪的重要作用之后,他们马上改变了策略。

他们在派兵夺下了俄军手中的阵地之后,会立刻将大量的机枪送往前线,以这些机枪为核心重新构筑阵地。

这样一来,一旦俄军发起反扑的话,德军就可以凭借着阵地上的机枪对敌军进行密集的扫射,给俄军制造大量的伤亡!

而在进攻中承受了巨大伤亡的俄军,不仅会出现大量的减员,而且攻击力也会飞速下降。

而攻击力下降的结果就是,他们无法从德军的手中夺回他们丢掉的阵地了!

如此一来,德军总算是解决了一处阵地要反复争夺好几次的窘境。

他们终于可以迅速的往前推进了!

在见识到了机枪的好处,而且在战斗中损坏了不少机枪之后,德军迫切的希望能从天朝进口更多的机枪。

而且,之前天朝买给他们的机枪在欧洲这边已经没有技术优势了。

高卢人和日不落人都已经开始大规模的装备机枪了,眼下随着华莎战役中德军的机枪大显神威,协约国那边一定会抓紧时间研制和生产自己的机枪,而且还可能会在现有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改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