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煴九年。
司徒之子冯子修奉命巡视西南。冯子修是贵嫔冯月仪的弟弟,任职南台,此次以廉察使的身份寻访昙璿郡,实则是由天子元隽行派来,专门探查元无黎底细的。
冯子修乘船,沿清江抵达昙璿,一路上听了不少传闻,都是说昙璿王邪淫庸懦如夏桀周幽,王妃美艳祸世如末喜褒姒,在封地上惹得民心惶惶。
他不懂,这样令人不耻的空头郡王,手里没权也没兵,整日里纵情声色,还是个残废——为何会让天子感到忌惮呢?
冯子修领命时便没藏住惊异的神色,教元隽行看在眼中。
彼时,元隽行道出了几点异常:“寻常人沾染五石散以至瘾重,不死也瘫,他为何还能好端端活了九年?都说他作恶多端,为何昙璿郡这些年,越发风清气正,恶徒暴徒都销声匿迹了?”
天子最后严肃道:“此人不简单。你此去,务必探清虚实。”
冯子修来到昙璿,用两天摸清了大概。
不久前,一郡太守沈玠与昙璿王结怨,被暗杀于宅邸。沈玠廉明公正,是百姓心目中的好官,昙璿王却是连三岁小儿走过来都要淬一口的恶人,此事一出,更激得民怨四起。
而今的太守,是汝南周氏出身的周筠,据说曾是昙璿王故友,因沈玠被杀一事与王反目,水火不容。
冯子修了解到这些,正准备先去拜访一下新太守。
昙璿王府却先一步递来了邀宴的请柬。
当夜,未等冯子修踏进王府,便被喧天的乐声震得脑瓜嗡嗡。
奢靡的府内装潢与铺张的餐饮排面,更是令他心惊——这得鱼肉多少百姓,才能供养得起昙璿王这种酒囊饭袋啊!
王府正厅,花枝招展的舞姬极尽婀娜,恰似十余朵绽放在天池的莲;侧方,几排乐师或坐或立,手持各样的乐器,简直比帝王宫宴的规模还要大。
冯子修坐在案几后,心有些痒痒,但也时刻告诫着自已,休要忘记此行目的。
他端起酒杯,对主位敬道:“昙璿王,多谢款待,下官不胜荣幸。”
元无黎的模样,实在不修边幅。和王府的纸醉金迷不同,他像是刚从睡梦中醒转过来一般,身上只揽了一件丝绸衫袍,袒胸露怀的,发也没绾。
“使君造访,本王乃东道主,自当为你接风洗尘。”元无黎懒散地撑着脑袋,举了一下酒杯,“请自便,我这可都是好酒好菜,美人也都是最可人的,使君就当,回到了自已家……”
冯子修笑得勉强。
抿了一口酒,他装作不经意地,总往元无黎那边瞟,想观察清楚对方的细微神色。
只见他眼神迷离,盯着舞姬们妖娆的身段,一杯接一杯饮着酒,不时嬉笑出了声。
活脱脱一副酒色之徒的嘴脸啊。冯子修忍着没露出鄙夷之色,心想,还是正事要紧。
“昙璿王,”冯子修道,“下官想向王请教一下,近来,前任郡太守沈玠之死,这一疑案。”
元无黎的表情似是僵了僵。
“使君,不会听信传言,调查到本王头上来了吧?”语气不善。
“下官不敢。只是,昙璿郡毕竟是王的封地,想必王应是比下官更清楚事态原委,愿帮下官解答疑惑。”
“本王哪儿能插手郡内事务啊?不清楚,不了解。你问本王,问错了人。”元无黎面露讥讽。
冯子修却继续道:“两个月前,沈太守被人发现暴毙于宅邸,仵作验尸后查明,太守死于谋杀,”
他停顿片刻,“人们说,沈玠与昙璿王政念不合已久,在诸多事上针锋相对,他又屡屡抨击王府骄奢淫逸,便被当成了眼中钉,命丧黄泉。”
元无黎的唇角高高翘起,笑意愈发邪狞。
“过来——”他冲不远处的一名舞姬招手,全然无视了冯子修的试探。
舞姬惊恐地定住了,哆哆嗦嗦不敢上前。冯子修猜测,哪个女子在听说过昙璿王恶名后,还敢接近他呀?据说被昙璿王看上的女子,几乎没有活着走出王府的,昙璿王残废后就变得丧心病狂,惯以摧残女子为癖。
“过来!”元无黎似是怒了,那舞姬方才紧张地走过去,跪坐在他身边。
元无黎揽住她的肩臂,十分有兴致地挑起她下巴,言语暧昧挑逗,吓得舞姬脸色苍白如雪。
“昙璿王——”冯子修怀疑他就是想打岔、回避棘手的问题,便欲再追问。
“滚开!”冷冽的女声高呼道,倒吓了冯子修一跳。
他循声望向门口,见一红衣女子迈入厅内,疾步朝着主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