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后平和的氛围没有持续多久。
有一天,元琮杀了延那身边随侍的宫女,因为那宫女对她说了楼然可汗被另一部族的首领屠杀之事,而那首领是归顺于元琮、在元琮的授意下才篡权夺位的。
此后四年,整整四年,延那对元琮避而不见,到最后发展成——只要他一踏入她的殿内,她便愤恨怒骂,甚至想拿刀剑砍他。
于是他们四年不曾相见过。
自元无黎有记忆起,阿娘和阿爺便形同水火一般。
小时候阿爺对他是很好的,虽然面上严厉,但谁都知道兴明帝独爱长子,每日亲自在显阳殿内教习。
阿娘也对元无黎很好。在这深宫之中,阿娘只对他温柔,只对他笑。
直到兴明五年。
那天恰是正月十五,元无黎的五岁生辰。
显阳殿内,元琮抱起元无黎,对他道,今日是阿狴狸的生辰,阿爺陪你一起去找阿娘,咱们一起用膳,好不好?
年幼的元无黎不知父皇为何一改态度——他从不主动在孩子面前提起延那皇后,哪怕小小的元无黎主动试探着问,他也会瞬间冷肃了神色,不愿多言。
元无黎怯怯地问,真的吗,阿爺,我怕阿娘会生气。
元琮掐了掐他鼻子,笑道,所以啊,就得拜托我们阿狴狸了。
他说,阿狴狸,你去在你阿娘面前说个好话,求一求她,她耐不住你的软磨硬泡,说不准就答应了。
结果那天阿娘真的答应了与阿爺见面。
那本是元无黎最开心的一天,父亲和母亲都在陪着他过生辰,连吃的点心都好像比平时更甜了。
用了午膳,阿娘却将元无黎支开,让他自已去御苑玩耍。
随后,延那开门见山,对元琮提了立储之事,问他,究竟是否会立阿狴狸为太子。
近来朝堂上关于立储之事众说纷纭,元琮此前有意要立长子,遭到大臣们激烈的谏言抗议,此事拖到了现在一直没个定数。
而魏朝“子贵母死”的制度,更是将事态变得复杂。众臣一面说着,陛下想立大皇子为储,便该先处死其母楼然公主;一面又上奏请求帝王废除旧制,立储宜嗣大统的二皇子、且不处死其生母冯皇后。
前朝的纷争,延那在后宫也有耳闻。
——我的孩子,一定得是太子,一定得是魏朝将来的皇帝。
阿娘曾经在元无黎面前,没有避讳地说过这些话。
——我要让魏朝往后所有的皇室,都流着我身上的血。
由此,延那与冯皇后本是相安无事,唯独因着立储之事,针锋相对了数年。谁都不肯退让。
元琮自然也知道延那的心思。
“一旦我立阿狴狸为太子,所有人都会让我杀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