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兰国,就是僰蛮豪酋刘胄在蜀汉的牂牁郡的地盘上建立的小王国。
其实,且兰,与中国历史上一个着名的成语“夜郎自大”里面的那个夜郎国息息相关。
且兰蛮,属于僰人的一支,当初的且兰,也属于夜郎国的一部分。
战国时期,夜郎就已经立国,楚威王派遣将军庄蹻带兵讨伐夜郎国,这是楚国实力强大的标志性动作。
庄蹻顺着沅水来到且兰,在且兰河水岸边打桩系船,这木桩子,就叫“牂牁”。
因此,楚王下令,就将“且兰”所在地称为“牂牁”。
给被征服地区乱改名字,算是征服者的一种恶趣味吧。
真要讲究起来,“牂牁”,还真的没有“且兰”这个名字更好说,更好听,更有韵味。
但人家是征服者,说你这个地方叫“木桩子”,你就得叫“木桩子”。
你敢犟嘴?
西汉武帝时期,夜郎自大,僰人叛乱,直接将政府派驻的郡守县令全家杀死,甚至将皇帝派来谈判的钦差大臣也杀死了。
中国历史上牛气冲天指数排名前两位的武皇帝那小暴脾气,一个连匈奴人都不怕的男人,怎么可能容忍小小的“夜郎自大”!
我的人,你也敢下手?!
武皇帝本就憋着一肚子的坏水儿没地方倒,这下好了,僰蛮人正好给了武皇帝一个很好的出兵征伐的借口。
要知道这几年,武皇帝为了汉匈之战,几乎连自己的裤衩子都快卖了给军队筹集钱粮,全国各地人民都被这皇帝老儿盘剥得要造他的反了,一个个兜比脸还干净。
国库里的老鼠都饿得两眼冒绿光。
武皇帝同样地两眼冒着绿光,满世界寻找新的财路,正好,牂牁蛮人叛乱了,那好吧,就拿你开刀。
反正,欺压蛮族人,是举国都乐见其成的事情。
于是,派兵前来,一口气将僰人诛杀数万。
由此,僰人和汉人之间的世代仇恨,也算是彻底地结下了。
但从另外一个侧面来说,由此也能看出,牂牁郡的人口之多,经济之发达,传统蛮族势力之强盛。
此地拥有后世贵州东部最大的平坝子,农业发展在黔东南地区最早,民族开化也较早。
牂牁郡郡守治所且兰古城面积约1。4平方公里,拥有"九宫、八庙、三阉、四堂",西上古街是且兰古城内最繁华的街市,文昌宫、仁寿宫、万寿宫是且兰古城里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
且兰城东部的铜鼓山,则是且兰经济的发动机——此地为南中区域着名的铜矿,开发的历史已经延续了几百年,迄今为止,尚未有矿脉衰竭的迹象发现。
而这,恰好也是蛮族豪酋刘胄发动叛乱的底气所在。
铜鼓山名义上是属于中央政府的,但实际上,汉末乱世以来,铜矿早就被当地豪族们渗透得千疮百孔,政府根本就没有能力顾及到遥远的南中一个铜铁矿。
刘璋时期,父子二人采取的都是怀柔政策,否则,刘备入川时也根本就不会受到如此大的阻力——因为益州豪族们在刘璋刘焉父子时代,吃尽了政府的红利呢,一个脑满肠肥,胖得都快走不动道了。
现在,换个新的主子来,一切重新开始,官府需要再次喂饱他们,而政策呢,却还是一个未知数。
终其刘备诸葛亮之一生,南中蛮族叛乱就从来没有平息过,只不过此时的蜀汉帝国把目光盯在蜀盐蜀锦上面更多,对于南中所求甚少,大乱则大军平之,小乱则熟视无睹,只当没看见。
所以,蜀汉建国已经十多年了,南中牂牁郡的这个铜鼓山铁矿,迄今仍然被豪酋刘胄家族把持着。
此为鸵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