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阶段:性器期。从3-6岁,动欲区是外生殖器,幼儿开始注意性别,出现好奇心。
第四阶段:潜伏期。从6-12岁,幼儿的性欲潜伏下来,避开异性,以同性为伍。
第五阶段:成熟期。与青春发育同步,男女均从与异性接触中寻求乐趣。
个性发展到“性器期”,混沌初开,开始注意起两性的差异。女孩发现男孩有小雀雀,站着小便,像只骄傲的公鸡,说有多神气就有多神气,而自己小便必须蹲着,无比委屈,感到矮人一等。从而埋怨起生她的母亲来;而母亲又是父亲的疼爱对象,于是,在埋怨的基础上又添了一层妒忌。据研究,女孩这种对母亲的埋怨与妒忌的交织情绪,发展成为反母亲父的“恋父情结”,一般需要三个条件:一是家庭里阳盛阴衰;二是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亲近超过母女的亲近;三是女孩个性内向,心理稚嫩,富含“嗲”气。
“恋父情结”是性心理障碍,亦称性心理倒错,即生理上已进人“潜伏期”或“成熟期”,而性心理却严重滞后,仍停留在“性器期”,犹若蝌蚪变青蛙,变成了青蛙却仍留下蝌蚪时代的尾巴,不成熟。
“恋父情结”的要害,是可能阻碍长大后走近异性,走向婚恋。困于某种原因,即使走进婚恋,亦身在曹营心在汉,无法全身心地投人婚姻生涯,因为她仍在深深地依恋着父亲,无法实现把感情从父亲身上转移到丈夫身上。
看来这错误并不在少女们,而是爱本身出了问题。她们太想得到爱,但没有什么法子将爱挽留,于是集体选择了病态的手段。而那些没有得手的少女则变得歇斯底里,最终以各种悲剧收场。弗洛伊德认为,恋父情结对人的影响,如果发展不利,一生都可能受其影响。
“恋父情结”的对策:
第一,性的教育。实际上,就是性的补课教育,包括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性的社会角色教育,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依恋父亲中解脱出来;二是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垫铺。
第二,行为配合。孩子的“恋父情结”,既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再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爱欲依附。
温馨提示:
许多父母都注意了,不要给男孩穿花衣服,不要让女孩爬墙上树。但更为重要的是,应该主动地多跟同性孩子一起玩,把交流和示范融汇在共同玩乐之中。这是孩子"游戏期"性别角色培养的根本"秘诀"。父子共同"骑马打仗"、捉蚂蚁;母女一块儿打扮布娃娃、"跳房子";这才是有益的天伦之乐。父母过于自我封闭,或者只会买好东西,开发智力,是无法促进孩子的性别认同的。异性成员组成的单亲家庭或者夫妻不和的家庭,对子女成长极为不利,其中重要原因就是这样的家庭无法较好地培养孩子的性别角色。
青春期女孩如何克服性冲动
性是人的本能,女孩子到了青春期,接近性成熟,出现性欲和性冲动,是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但是有不少青春期的女孩子由于缺乏性知识,对自身出现的性欲体验感到迷惑、恐惧、焦虑,甚至产生罪恶感;也有的则因好奇而盲目追求性体验,以致影响学习、工作和身体健康,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
由于青春期少女,身体各系统器官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尤其是内外生殖器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这时如有性生活,对身体十分有害。表现为以下几点:
1。过早的性生活可造成生殖器管道损伤及感染。由于青春期少女生殖管道发育尚不成熟,外阴及阴道都很娇嫩,阴道短表面组织薄弱,性交时可造成处女膜的严重撕裂及阴裂伤而发生大出血,同时还会不同程度地将一些病原微生物或污垢带入阴道,而此期女性自身防御机能较差,很容易造成尿道、外阴部及阴道的感染。如控制不及时还会使感染扩散。
2。过早的性生活可因妊娠而带来不良后果。
由于女性在月经来潮以后,卵巢变开始排卵,性交时如不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极有可能发生怀孕,一旦怀孕,必须做人工流产,而人工流产不仅对女性身体不利,可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感染、出血、子宫穿孔以及婚后习惯性流产和不孕等,而且因为周围舆论压力和自责、内疚,给女性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甚至回影响婚后正常的性生活。
3。过早的性生活可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因为少女的性行为常常是在十分紧张状态下偷偷摸摸进行的,缺乏必要的准备(主要指有关性知识的学习和思想方面的准备)。同时在性生活过程中和事后又因怕怀孕、怕暴露而产生恐惧感、负罪感及悔恨情绪,久之还会使人发生心理变态如:厌恶男子,厌恶性生活,性欲减退,性敏感性降低和性冷淡。
4。过早的性生活可影响学习和工作。少女的青春期正处在学习、工作和积累知识为自己创造辉煌未来打基础的黄金时代,如果有性生活必然会影响学习和工作的精力,对本人、家庭和社会都不利,所以说青春期应忌性生活,青春期女性应十分珍惜自己的青春与身体,应把注意力和兴趣投入到学习、工作中去,这对于自身的健康成长、事业成就、生活幸福都有重要意义。
青春期女孩子应该充分认识到,人与其他动物在此方面的区别就在于人类的性行为受到理智的控制和意识的支配。那么,应该怎样克服性冲动呢?
正确认识青春期出现的各种生理变化,如来月经、乳房发育以及性感等,培养健康的性意识和性道德,自觉抵制淫秽、低级、下流的不良刺激;平时不可阅读淫秽的书刊、画报,更不要好奇地效仿某些影视片中男女做爱的动作。另外,交朋友要认真选择,不要与那些作风不正、下流的人交往。
生活要有规律,上床后不要胡思乱想,尽快入睡,早晨不要睡懒觉。不能酗酒。保持外生殖器的清洁,不穿紧身裤,避免摩擦刺激,这样有助于克服性欲。
温馨提示:
男女之间交往应该是自然、坦率和友好的,故应多参与集体活动,最好不要去舞厅,避免频繁的个别接触。在与异性接触中,必须保持冷静的头脑,用理智克制自己的感情,既要珍惜友谊,更要珍惜少女的纯洁。
少女当心青春期消瘦症
有些十几岁的女孩,身体日见消瘦,精神萎靡不振,学习一落千丈。到医院又查不出什么病来。这便是常发生在少女身上的青春期消瘦症。它是青春期少女特有的临床疾病之一。它的主要症状是只想瘦。认为自己太胖不美,希望通过不吃食物减轻体重。发病的初期有选择性地进食,以后拒绝吃东西,每天食量极少,逐渐消瘦,体重急剧减轻,身体十分虚弱,最后不得不靠输液维持生命。这种病可以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严重影响发育,并有危及生命的可能。
青春期消瘦症实际上是一种神经性厌食症。起因很复杂。大致可分成两类,一类是原发性厌食症,由情绪冲突引起。另一类是继发性厌食症。它既和多种躯体性疾病有关,又和家庭的不良教育,环境中的不良刺激有关,青春期消瘦症往往发生在那些家庭过分溺爱,从小养成挑食和偏食的孩子身上,在一些不良因素的刺激下,例如不正确的少女健美观,就可能形成想瘦拒绝进食的毛病。此外,在那些养育态度极为严厉,尤其是在有关性知识方面的伦理过于严厉的家庭中,一些少女也容易生这种病。青春期,本来是青年生长发育显著,性机能接近成熟的时期,它对青年心理的影响很大,如果再产生种种狭义的精神障碍,即形成青春期消瘦症。此病往往发生在那些性格内向和抑郁者身上,发病之前表现行为拘谨、刻板等。一些身患抑郁症的人发病后一阶段也会产生厌食、拒绝进食的症状。
温馨提示:
青春期消瘦症的治疗要根据病人发病原因对症下药。一般来说,精神疗法十分重要。认真地和病人谈心,取得她的信任,然后逐步把和这种病有关的各种科学知识讲给她听,让她懂得道理,尤其在消除不正确的健美上下功夫。症状严重的病人要住院治疗。要对病人精心照顾,和她同吃、以鼓励表扬为主,对任何有进食的行为都应该加以肯定。如果属于抑郁症患者,在治疗的同时配合抗抑郁症药。
少女如何预防早恋
青少年早恋现象一直是家庭深感忧虑和社会广泛关注的敏感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学里不仅少女早恋的比例在逐渐增加,而且一些少女对早恋的“合理感”意识也日益增强,认为谈恋爱天经地义,无可指责,甚至公开声明要捍卫自己的“自由”。对这种错误的观念放任自流是十分危险的。少女早恋是绝对不宜提倡而且是非常有害的。社会学家认为,早恋不能单纯归于现代少女性生理早熟(与40年前相比大致提前2年左右)的原因,应从社会、教育、家庭多寻找原因,这就需要探求少女早恋的心理原因,并指出其危害,才能找到防治早恋的对策。
一.早恋的心理原因
生理上的早恋与心理上的好奇心。
少女随着性器官的发育成熟。为性意识的产生提供了条件,开始想到自己长成了大姑娘,而对异性产生好奇、爱慕和相吸引等心理,但这种朦胧的性心态,往往因年幼无知,鉴别力不强,情感也极不稳定。
家庭不良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