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思考的威力课文原文 > 不可克服的缺点也能战胜(第2页)

不可克服的缺点也能战胜(第2页)

缺点逆用法是在列举事物缺点的基础上,从缺点的有用性、启发性出发,通过

发散思维,巧妙地利用事物存在的缺点及其产生的原因,发明创造出另一种新技

术的创造性思维方法。也有人管这种方法叫“以毒攻毒法”。

大干世界,无论是日月星辰、风火雷电,还是金银铜铁、草木砖石,从宏观世界

到微观世界的每一项研究对象,不论人们把它想象得如何完善,客观上它都存在

着不可克服的缺点。关键要善于直接利用某些缺点,做到“变害为利”。

【放松你的大脑·进阶篇】缺点逆用法的运用

美国的比尔·斯托特发明用钟控制锅炉的新技术,也是缺点逆用法的结果。

当时,斯托特正在明尼苏达州读书,为了不支付房租,他就替房东管烧暖气的

锅炉。烧锅炉是件苦差事,每天早晨4点钟就要被闹钟吵醒、起床,然后还得跑到阴

暗、潮湿的地下室里去把锅炉的炉门打开,这样,炉火才会旺起来,整座房子才能

有暖气。炉门不能自动打开,这是锅炉取暖设备的一大缺陷。他运用缺点逆用法所

产生的发散思维,不去考虑对锅炉本身应如何革新改进,而是考虑用什么办法使

炉门到时候就能自动打开。起初,他曾设想出用一根绳子,一端拴在锅炉门的开关

上,另一端拴在自己卧室的窗杆上,待每天早上打开炉门的时候一到,只要闹钟一

响,就可以在床上拉拉绳子,锅炉的门就打开了。可是他的这一设想实行起来失败

了,绳子没用多久就被拉断了。他每天还得老早起床去打开炉门,他继续思考又想

出了一个新主意,这就是晚上把闹钟放在地下室的锅炉附近,在闹钟发条钮上支

起一根木棍,木棍的一端系着一根连接炉门的绳子,闹钟铃响时,随着发条钮的转

动,使木棍像一根杠杆一样把锅炉门自动打开。斯托特这一新的设想,经过试验被

证明是可行的。

1974年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阿瑟·弗赖伊又准时来到教堂的唱诗班唱歌。

唱诗班的歌声乍起,弗赖伊急忙拿出唱本,寻找今天所要学唱的那首歌。这位

讲究效率的化学家,为了在唱诗时能尽快找到指定的圣歌,就在唱本中央夹了一

张小纸条做记号。但不知怎么回事,今天唱本中的小纸条不见了。

弗赖伊急匆匆地翻找指定的圣歌。越是着急,越是难找,他感到有点狼狈。

在回家路上,弗赖伊一边埋怨自己粗心大意丢失了做记号的纸条,一边冒出

一个念头:要是有一个能固定在原处不易失落的书签该多好!

有了这个念头,弗赖伊果真动起脑子来。开始,他想到往邮票背面涂上胶,用

舌头一舔就能贴在信封上的方法,但仔细一推敲就觉得这种方法用在书签上不

行,因为一粘上书页就揭不下来了。后来,他又想起贴伤口的胶布,再一想也觉得

不妥,因为用胶布贴上后再揭下来,书上会留下难看的痕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