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有个性的人才能成功 > 第三章 战挫折历练坚强的个性(第2页)

第三章 战挫折历练坚强的个性(第2页)

战胜困难最基本的法则就是,你在心理上事先做好顽强斗争下去的准备。俗话说,人生有两杯水一定要喝,一杯是苦水,一杯是甜水。只不过不同的人喝甜水和喝苦水的顺序不同。成功者常常是先喝苦水,再喝甜水,一般人都是先喝甜水,再喝苦水。

成功者确实非常了不起,他们以顽强的毅力和勇气可以忍受得了很多苦,意志力也很顽强。不愿吃苦,不能吃苦,不敢吃苦的人的人,往往是生活中的失败者。

成功有三步曲:第一,敏锐的目光;第二,果敢的行动;第三,顽强的毅力。用你敏锐的目光去发现机遇,再用你果敢的行动去抓住机遇;并用你顽强的毅力把机遇变成真正的成功。

一生当中,每个人都不断在渴求成功,然而我们却常常不知道自己到底如何才能成功。即使知道,当机遇降临时,又常常因为没准备好而错失机会。有时真的很幸运地抓住一次机遇,然而却因没有足够的能力和顽强的毅力无法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会有好运气,成功面前人人平等,但是能否获得成功,必须顽强地斗争下去。

在人们通往成功的旅途上,失意挫折在所难免。成功者并不是没有低潮,而是他们绝不会让自己在低潮中一蹶不振。

在追求成功的旅程中,如果我们真的遇到挫折、失意,乃至失败时,让我们告诉自己顽强一些,再顽强一些,成功就在不远之处。

我们人生的过程都是一样的,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只不过成功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要少一次,而平庸者跌倒的次数比爬起来的次数多了一次而已。最后一次爬起来的人,人们就把他们叫做“成功者”。最后一次爬不起来,或不愿爬起来,不敢爬起来的人,人们就把他们定义成“失败者”。

面对失败时,请永远记住一个信念,失败的本质就是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不服输,失败永远不会是定局!

顽强乃人生巨大的能量供应站。你要让自己坚信,有什么样的精神世界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有这么一个女人,她离了婚,生了孩子,更糟的是她失了业。她穷困潦倒,受尽轻蔑,为了逃避公寓的寒冷,她经常推着婴儿车到低档咖啡店里取暖。但是她写成了轰动全球的《哈利·波特》。她就是J。K。罗琳,一位顽强地与命运做斗争,并获得成功的女人。

1965年7月31日罗琳出生于英格兰。父亲是一名退休的机场管理人员,母亲是一位实验室技术员。

罗琳从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许多书可读。她的姨妈常常隔几个月就给他们家寄一大箱子书来。

中学时的罗琳是那么安静又害羞。然而她非常擅长编故事。

中学毕业时,罗琳没有考入她理想中的大学——牛津大学。罗琳只好就读的是离家很近、只有两小时车程的埃克塞大学。在大学期间,她读到了由牛津大学中世纪文学教授托尔金写的著名幻想小说《指环王》。她特别喜欢这本书的传奇故事,1000多页的书在几年内甚至给翻破了。

大学毕业后,罗琳开始在伦敦漂泊。当时她靠打零工糊口,一份工作做完后,不知道下周会在哪儿工作。因为居无定所,她贫困潦倒,也就养成了在咖啡厅和酒吧里写文章的习惯。

一次,罗琳在大学时的男朋友去了曼彻斯特,她决定去那儿找他。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罗琳在曼彻斯特用了一个周末的时间来找房子,却没有找到,只好乘火车返回伦敦。在火车上,她很不开心,40分钟的路程,她一直望着窗外一成不变的英格兰乡村发呆、幻想,一个人情不自禁地伤心着。当她看着窗外那些可怜的黑白花奶牛时,她灵感乍现,想到的是一辆火车载着一个男孩去一所巫师寄宿学校的情景。后来,她说:“突然,哈利的形象浮现在我的脑海。我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又是由什么引发的。但我很清晰地意识到,我有一个哈利和魔法学校的想法。我突然有了一个基本的思路,一个小男孩,不知道自己是谁,在得到魔法学校的邀请以前,他从不知道自已是个巫师。那天,我也从没因为突发这一种想法而如此兴奋过。”

很可惜,那个6月的晚上她既没带笔也没带纸,罗琳很失望。只好闭上眼睛把浮现在脑海中的每个想法都记住。回到房间以后,她迅速潦草地把她在车上想到的写在了一个廉价的小笔记本上。——这就是《哈利·波特》的初稿。此时距罗琳第一次读《指环王》已经有5年了。很快,罗琳写的关于《哈利·波特》的短笺就装满了整整一个鞋盒。罗琳这时就已决定,她将写成7本书,也许这对于一个还没有出版过作品的作家来说未免有点天真了。

与此同时,为了生活,她仍然必须每周到邮局去领取那微薄的福利金。她从未忘记在领取福利金的过程中,再一次饱尝这个社会制度让人蒙受的羞耻,在众目睽睽之下把救济簿拿到柜台上。

后来,罗琳说:“我不知道,如果我背后那些老女人看到救济簿,会说些什么乞丐懒人才会靠社会负担的嘲讽之词。这个时候,我大部分的自尊都被挤掉了。”

而她最喜欢说的话是:“人生就是受苦。”也就是说,人必须承受痛苦并与之顽强地斗争才能成长。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于1997年6月26日出版并大获成功。至此,罗琳名气就越来越响。她以惊人的速度成了英国最富的女人之一。

坚强的人懂得行动最重要

每个人生活中的每时每刻都充满了机会。你在学校里的每一堂课是一次改造思想机会;每一次考试是一次检验自我的机会;每一篇发表在报纸上的报道是一次自我完善的机会;每一次商业买卖是一次走向成功的机会;每一次人际交往是一次展示你的优雅与礼貌、果断与勇气的机会,也是一次表现你诚实品质的机会,同时也是一次结交朋友的机会。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你要利用一切机会,充分施展自己的才华,那么这个机会所能给予的东西要远远大于它本身。

有智慧眼光的人能够从琐碎的小事中发掘出机会,而目光狭窄的人却轻易地让机会像时间一样从眼前飞走了。有的人在其有生之年处处都在寻找机会。他们就像千里马找伯乐一样,寻找一个展示自我,提升自我的平台。对于有心成功的人而言,每一个他们遇到的人,每一天生活的场景,都是一个机会,都会在他们的知识宝库里增添一些有用的知识,都会给他们的个人能力注入新鲜的血液成分。

伟大的成功和不俗的业绩,也永远属于那些有准备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机会的人们。年轻的人们更应牢记,良好的机会完全要由自己创造。如果以为个人发展的机会在别的地方,是别的什么因素,那么你一定会在机会面前碰得鼻青脸肿,面目全非。机会其实包含在你良好的素养、学识的积累、进取的身影之中。

失败的人喜欢说,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天时不时,地利不利,人和不和,因此好位置就只好让别人捷足先登,等不到他们去竞争;而有意志的人决不会找这样的借口,他们不是在等待机会。而是靠自己苦干努力去创造机会。他们深知,惟有自己才能给自己创造机会。而一旦有了机会,他们决不放弃磨炼自己、完善自己的阶梯。正是顺着这些阶梯,他们才一步步走向理想之巅。

其实,成功是没有秘诀的,要有的话那就是立即行动起来。天上是不会掉馅饼的。要掉的话,只有陨石。你只有行动起来,才会发现异样的景色,才会发现原来的景色是那样单调与乏味,也才会发现更五彩斑斓的地方其实并不遥远。

许多人做事都比较缜密,一件事非等筹划到自己认为万无一失,才开始行动,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尤其是这样。其实,人算不如天算,所谓的周密计划往往会使你坐失良机。

其实,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的目标,并非都是“生死攸关”的。而事实上,又有多少事坏于拖拉迟疑。许多人一开始行动,步子尚未迈出,就想到消极的一面,想到失败,这种恐惧心理削弱了他们的自信,限制了他们的潜能,束缚了他们的手脚,使他们遇事不敢轻举妄动,从而失去机会,流于平庸。

有这样一则寓言,老鹰苦口婆心地教小鹰飞行的技巧。可一遍又一遍的解说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小鹰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我是先扑左翅呢,还是右翅?平衡到底怎样做到?”老鹰顿了顿,说:“先行动起来吧!”

刚踏入社会的人一定经常会说“这样贸然行事,无法达到最好。”其实,人根本无法达到最好,但通过实际行动就可以做到更好。只有行动,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积累弥补不足的经验,也只有行动才能使人进步。因此,最踏实的做法就是大胆向前,想做什么就去做,既而去实现自己所向往的目标,完善自我或完善生活的目标。只要向着你的目标大胆地行动起来,生活就会走上正轨并使自己创造奇迹。

当然,在行动中去学习,付学费也就不可避免。就像你走路,你总不能怕摔跤而不去学习走路。为此,每个成功人士都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其实,尝试、错误,尝试、错误……再尝试直至成功,这正是学习和进步的惟一途径。

行动起来,就有了希望,成功没有捷径。只有在行动中尝试,改变,再尝试……才会达到成功。有的人成功了,只因为他比我们行动的更早、犯的错误更多、遭受的失败更多。“没有行动的地方,就绝对没有成功。”停止行动之日,便是完全失败之时。

无论是爱情、事业、家庭也好,得不到的和失去的并不是最好的和最重要的,珍惜和把握眼前的才是最重要的。自信的人,赶快行动起来吧!行动起来,把握每一个稍纵既逝的机会,人生的成功便由此而筑就。

坚强的人如水一样柔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