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急了的话,韩烈来个黄袍加身,谁也反抗不了。
即便得位不正,这事在北宋初年,也是有先例的。
当年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与当今朝廷局势,不说相似,简直可以说一模一样。
汇报完夏税问题,姜曰广继续开口说道。
“关于秋税问题,目前户部各道清吏司郎中,经过实地考察汇总,基本可以确定,粮食丰产是没有问题的。”
“尤其是湖广和江西的晚稻,至少可达二百万石,南直隶和浙江的新式农作物收成,如番薯、土豆、玉米可达五十万石。”
“加上水稻可达一百二十万。”
“钱财收入预计可达三千万两,抛去六成地方开支,朝堂开支两成,可以盈余六百万两白银。”
“若是国公要发起北伐战役,户部可以抽出五百万两银子,二百万石粮食作为军费。”
姜曰广汇报的数据,虽然没有达到韩烈预期,但也在预料之中。
“姜阁老,工作做的很踏实,吾心甚慰。”韩烈点点头,正色的说道。
“那就劳烦姜阁老,与孙阁老进行钱粮交接,争取在十月上旬,把所有钱粮运往徐州府屯驻。”
“北伐之战,最迟在十月十日前打响,预计时间为三个月。”
“我的战略部署是集中主力,先取睢阳,后攻开封,第一战略阶段,争取收复河南全境。”
“时间定为一个半月,第二战略阶段是北渡黄河,攻取邯郸,沧州,保定,天津卫,收复燕京。”
“在年底前完成两个阶段的战略目标。”
“此次吾将亲率各军主力,预计总兵力二十到二十五万之间。”
“同时湖广总督府的兵马,出南阳和商洛,牵制关中之敌。”
“战斗号角一旦吹响,那就等同于开弓之箭,希望诸位阁老,务必勠力同心,为收复失地,做好后勤工作。”
倪元璐与姜曰广面面相觑,眼中皆流露出难以置信之色。
他们怎么也未曾料到,韩烈竟怀有如此宏伟的志向。
原本在他们所构想的北伐计划里,仅仅期望能够在短短三个月时间内收复河南这片沦陷已久的土地,并将战线牢牢地稳固于黄河南岸一带。
至于光复京城这等大事,二人不约而同地认为那必然会是来年方可实现的目标。
此时,倪元璐神情凝重,他目光灼灼地盯着韩烈,缓缓开口道:“梁国公啊,收复燕京一事诚然乃是全国军民翘首以盼之盛事。”
“然而,欲在区区三个月之内达成这般宏愿,是否显得过于急切冒进了些?”
说道这里的倪元璐,顿了顿继续言道:“依下官之见,不如采取稳扎稳打的策略。”
“咱们不妨先集中兵力夺取河南,待局势稍有明朗之后,再来斟酌究竟是挥师西进收复陕西,亦或是北上直捣燕京。”
“毕竟,从当前的形势来看,虽然燕京在政治地位方面远超如今的关中长安,可若单论地理优势而言,下官倒是觉得关中长安更为有利一些。”
倪元璐身为宰辅,无论是见识和能力,那都是当世难得大才。
他这番话说的不无道理,纵观华夏悠悠数千年的历史长河,自古以来便流传着“得中原者得天下”这一说法。
而这里所说的中原地区,无外乎便是位于东西两端的西京长安和东京洛阳。
确切地讲,正是关中陕西一带以及广袤无垠的中原河南地域。
此二者皆是兵家必争之地,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也就是大明一朝,立国燕京,北方蒙元残余势力,以及辽东女真的崛起,加上大明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