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韩家有喜了
“范山长,从今年开始,全书院每个月举行一次月考。”
“成绩优异的前三甲,分别奖励银子一百两,五十两,三十两。”
“每个学科都可以参选三甲名次的排名。”
“连续一年位列前三名者,可以优先毕业,参加进士科,或者入我参军府入幕。”
“此举的目的,不是奖励,而是为了激励学子的好学之风,以及对努力学生的付出的回报。”
在彭城书院各个学科巡视过后,韩烈与陪同的一众书院山长,教授来到会议室。
做出了一番新的指示。
这种名利双收的激励,对于一心求学的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一些寒门子弟,显然是很大激励效果。
“大将军有这份尊师重教之心,实乃天下士子的福音啊。”范复粹、姜泻里等一众老夫子,无不是由衷的称道。
“诸位先生谬赞了,相比起诸位先生的付出,我韩烈所做的这些事情,不过微末之道罢了。”
韩烈摆摆手,笑道:“今日相聚,我请诸位在书院吃顿便饭。”
“也给学子们加个餐,以表韩某心意。”
来书院之前,韩烈就吩咐王德,传令亲卫营的伙夫,准备了三百头猪羊,以及丰盛的菜肴,来到书院后厨烹饪。
目的就是宴请大家聚个餐,联络一下感情。
毕竟差不多有一年未在一起吃饭,韩烈这次重返徐州府,为表重视教育的形象,自然要在彭城书院,与全体师生进行一次聚会。
要知道现在大明版的江淮日报,也就是塘报的基础上,扩大了发行,形成了报纸载体。
每个府十天一期的报刊,在江淮,山东去年就形成了发行。
如今已经扩展到南直隶,浙江,并开始在湖广,江西各地推广发行。
报纸的主要内容,自然是宣传朝堂的人和事迹,基本就是仿照后世的报纸发刊内容发行。
比如这一期的主要内容,就是宣传彭城书院教学事迹。
以及韩烈视察书院,设立奖学金,宴请全书院学生加餐事宜。
夜宴之前,韩烈特意与毕懋良,毕懋康兄弟,进行了单独的会面。
“毕老,你们年岁已高,书院教学工作,不必事必躬亲,当以身体为重。”
已经七十多岁的二老,这几年对于韩烈的支持,可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庆之有这份心,老朽兄弟就知足了。”
虽然须发皆已经发白,但红光满面的毕懋康,却是精神震烁。
如今他们兄弟二人,对于书院的工作,也是格外用心。
毕懋康的大儿子毕熙志,如今在韩烈的提携下,在工部担任右侍郎。
小儿子毕熙仲,与毕懋良的小儿子毕登翰,则在徐州枪炮铸造局担任主事。
毕登辅也在工部担任左侍郎。
这对于精于匠心精神的毕家子弟来说,能够专心研发枪炮技艺,无疑是最好的归宿。
有韩烈的关照,他们也不需要担心官场的尔虞我诈。
徐州枪炮铸造局,是原微山湖枪炮作坊搬迁到徐州的底子。
目前主要生产神机火枪和红夷大炮,以及研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