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君,想不到长平侯,竟有如此心胸,此人志向远大,前途不可估量啊。”
刚才一直没有开口的红娘子,在韩烈离去之后,却是由衷的表达了敬服之意。
“说实在,我也确实没有想到,长平侯竟然会答应我的要求。”
李岩点点头,端起桌前的酒杯,感慨道:“我本意是让你留下作为人质,以此来试探一下长平侯,对于我的归顺,究竟作何态度。”
“却不想他不但引古论今,以表明自已的态度,着实让我没有想到。”
“如今天下纷乱,闯王大势已成,大明天下的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宋先生(宋献策)在开封之时,夜观天象所言,紫微帝星下沉,大明国祚将亡。”
“这天下啊,乱世将起,究竟谁能够问鼎天下,终究还是要得民心者,方能得天下。”
“夫君,如今闯王深的民心,这天下岂不是要落入他之手?”
红娘子听到李岩的说辞,有些吃惊的问道。
“得民心者得天下,这里指的民心,可不单单是劳苦大众。”
李岩摇摇头,郑重的说道。
“自古以来,民心都掌握在士大夫,乡绅手中。”
“真正的劳苦大众,他们就是一盘散沙,遇到风雨,只能随波逐流。”
“比如秦末的陈胜吴广起义,他们为何败亡的这么快?”
“难道是他们不得民心吗?”
“很显然不是的。”
“再看看如今的闯王,所到之处,百姓争相归附,可却鲜有士大夫归顺,这是为什么呢?”
面对李岩的询问,红娘子似懂非懂的说道。
“因为闯王触动了士大夫的利益,与他们站到了对立面。”
“没错,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李岩点点头:“老百姓归附闯王,是因为闯王不收取赋税。”
“而士大夫,乡绅地主反对闯王,是因为闯王动了他们的利益。”
“一个地主,少说要积累几代人,才能成为乡绅豪强。”
“可闯王所到之处,直接对他们抄家灭族,他们自然也就站到了闯王的对立面。”
“这样的处理方式,在义军前期,是有利的,可以滚雪球似的,迅速获得广大穷苦百姓的支持。”
“但有句俗话说的好,可以在马背上打天下,却不能在马背上治理天下。”
“同样,无论是士大夫,还是乡绅地主,他们当中有坏人,自然也就有坏人。”
“一个势力要长期稳固的发展,就要包容各个阶层的人。”
“尤其是士大夫,也就是读书人,没有他们协助治理天下。”
“地方上就好混乱,得不到妥善治理的天下,朝廷的财政,如何支出?”
“军费又如何筹措?”
“正所谓打天下难,守天下更难,就是这个道理。”
“如今闯王已经走过了原始积累阶段,要想问鼎天下,就必须拉拢重用士大夫和乡绅集团。”
“从而管理地方事务,收取合理的赋税,以维护官员和军费的开支。”
“这就是法家所言的法制。”
“我华夏历朝历代,虽然遵从儒家学说,但外儒内法,始终是朝廷的运行根本。”
“闯王出身贫寒,受尽贪官污吏的盘剥和压榨,才走上反叛的道路。”
“故而他对士大夫,向来仇视,这样的做法,最终只会把士大夫,乡绅地主,推到对立面。”
“这事我一直有劝谏过闯王,但成效都不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