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亚人口的大量撤离,其他几国自然不愿意看到。
就在他们刚刚完成封锁之际,五十架白天鹅战略轰炸机就在中东地区和非洲飞行一圈。
他们便主动放弃封锁。
与此同时,林耀东下令全面接收这些难民,并为他们提供住所、粮食、工作。
这一举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些国家指责林耀东是在利用战争难民扩充自己的实力。
而林耀东却回应道,他只想他们一个家。
…………
利比亚的灭国如同推倒了多米诺骨牌,让原本就混乱不堪的战局更加失控。
各国的野心被彻底释放,战火在中东和非洲大地肆意蔓延,全面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每一寸土地。
美索在尝到瓜分利比亚的甜头后,军事扩张的野心愈发膨胀,将目光投向了另一个军事力量相对薄弱的国家——约旦。
美索以约旦为叙利亚提供军事支持为由,单方面宣布对约旦开战。
美索的轰炸机成群结队地飞过约旦上空,投下密密麻麻的炸弹,城市在火光与爆炸声中沦为废墟,民众四处奔逃。
约旦军队虽奋起反抗,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事技术,都远不及美索。
在美索强大的军事打击下,约旦的防线迅速瓦解。
周边国家虽有心援助,却因自身也深陷战争泥潭而无能为力。
短短数月,约旦便宣告灭国,其领土被美索、叙利亚以及与美索立场一致的部分国家瓜分。
美索如愿获得了约旦丰富的矿产资源产地,进一步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和军事实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而林耀东如法炮制,再次接收数十万难民。
随着约旦的灭亡,战争的残酷程度达到了新的高峰。
各国为了争夺资源和领土,不惜一切代价,战火又烧到了黎巴嫩。
黎巴嫩国内本就政治派别林立,在这场战争中,不同派别分别得到了不同参战国的支持,内部矛盾被无限放大,演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内战。
周边国家也趁机介入,黎巴嫩陷入了被多国势力拉扯的困境。
在混乱与绝望中,黎巴嫩的抵抗力量逐渐被消耗殆尽。
最终,黎巴嫩也未能逃脱灭国的命运,其领土被周边虎视眈眈的国家按势力范围划分。
曾经繁华的贝鲁特,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人们在废墟中艰难求生。
也因此,在中东地区掀起一场场灭国战争,大家也形成了默契。
他们要经济,要领土,林耀东要人。
而这里面米国又占了那些因素,林耀东没有多管,如果米国能安稳看着,那也不叫米国了。
黎巴嫩灭国后,战争的阴霾愈发浓重,周边国家被卷入的程度也越来越深。
阿曼成为了下一个被战火吞噬的目标。阿曼扼守着中东地区的海上交通要道,其战略位置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