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作太快,急于求成的二把手一般都难以处理好组织内部的关系。孙宏斌也一样。所以尽管从本质上说柳传志是一个爱才之人,并且孙宏斌的才华更是被他所看重,但是联想元老们关于“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败”的告急信还是让柳传志感到震惊。
回到北京,柳传志进行了仔细的调查,发现孙宏斌确实有问题。但是如何处理这个棘手的二把手,柳传志很有自己的一套。如果我们愿意猜测,柳传志的这一套或许来自于作为曾经的二把手的他在和联想曾经的一把手倪光南的斗争经验的总结。
柳传志对孙宏斌首先来了个缓兵之计,希望他能改。
1990年,在西山宾馆召开了一次联想高层会议。柳传志给予了孙宏斌很高的评价。他说孙宏斌是那种稀缺的“能审时度势,能一眼看到底”的人才。不过会议最终是在严肃的气氛中结束的,因为柳传志后来特别提到了孙宏斌在管理中的“帮会”问题。
不久,柳传志又召集了孙宏斌直接领导的团队的人开会,再次批评“帮会”问题。不过这次孙宏斌没有被通知参加。意外的事情是,有孙宏斌的下属在会上公开顶撞了柳传志:
“柳总,我们不是‘帮会’,我们是现代化管理。”
这个结局使会议戛然而止,不欢而散。
柳传志要孙宏斌在这几个“青瓜蛋子”和他之间做出选择。“当时年轻,太浮躁,一心想当‘元帅’”的孙宏斌说:“我要‘青瓜蛋子’。”
许多年以后,孙宏斌有些后悔:“我要是稍微妥协一下,就没这事了。柳总可能也没这事了。”
柳传志还给了孙宏斌一次机会。那是孙宏斌的手下在北大芍园餐厅情绪激动地再次发出“卷款逃走”之类的话之后。柳传志找孙宏斌最后谈了一次:“我们都是能力强的人,我领导不了你。咱们好合好散,联想的分公司你随便挑一个,你自己去干。”但孙宏斌拒绝了:“不必了柳总,我才26岁,我可以从头再干。”这可能更大程度地刺痛了柳传志。
第二天一早,柳传志在亲自主持企业发展部的会议上,宣布自己暂时担任企业发展部的经理,孙宏斌另作安排。从这一天开始,孙宏斌失去自由。1990年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刑事拘留。10天后,被正式逮捕,案由是挪用公款。两年后,1992年8月22日,法院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孙宏斌有期徒刑5年。
“收到判决书我也不认为自己有罪。”孙宏斌说,他永远都不会想到自己会被判刑,甚至自己被软禁的时候,他还劝走了设法来营救自己的下属:“如果有事,我可能真就跑了。”尽管如此,事实是很多事情都已经无法由这位联想的风云人物掌控了,他已经是一个囚犯了。在住了三十多个人的一间牢房里,孙宏斌开始认命,开始反思。
到底是什么力量让他从天堂到了地狱?
这种力量可能是柳传志,但更重要的力量应该是孙宏斌自己。这从他后来和柳传志的谈话中可以察觉。孙宏斌对柳传志说:“我反思这段经历,更多地找自己的问题。我当时比较年轻气盛,比较急躁,其实还是太嫩,很多事情想得太简单,出了这些事还是在自己。我不希望被一块石头绊倒两次,怎么能从前面吸取教训,将来会走得更好……”
“当时太年轻,做人太浮躁,事情想得简单。”这是孙宏斌对自己错误的总结,而这也正是中国企业二把手共同的毛病,不过很多二把手是任自己把小错变成大错,直到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在这个错误的漩涡中爬起来。
在中国的企业界,经常有这样的新闻,类似有孙宏斌这种二把手经历的人往往在出狱之后,会提刀要打要杀一把手。想来这也符合常理,但孙宏斌显然高人一筹,“这件事如果我想不开,我出来以后拎着刀子要把柳传志怎么样了,那谁也不敢跟你打交道了,这辈子就永远没戏了。但是如果你能把这件事情化得开的话——还有什么事化不开呢?所以我必须这样做。有了这种心态,做事就一定是正面的,也不用去假装什么。”
孙宏斌希望自己是一个特别正面、特别积极的人。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他不仅清楚地认识了自己的错误,还吸取教训,和解了与原一把手柳传志的关系。
而正是这样的认识和行动,让孙宏斌这个二把手的悲剧突然变成了喜剧。
1994年3月19日,还有18天即将出狱的孙宏斌,借狱警托他到北京买东西的机会,专门去向柳传志道歉。
柳传志很感动,众所周知的一个细节是,孙宏斌表示希望能跟柳传志成为朋友。柳传志说:“我从来不说谁是我的朋友,但是你可以告诉别人你是我的朋友。”
1994年,孙宏斌急需要用钱,柳传志出手借给了他50万元。1995年初,在柳传志和中科集团董事长周小宁的支持下,顺驰和联想集团、中科集团成立天津中科联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998年,联想和中科集团将全部股份转让给顺驰,公司更名为天津顺驰投资有限公司。
如果没有当年的一把手柳传志的宽容和支持,可能就没有今天如日中天的顺驰,也不会有顺驰的老板孙宏斌。当孙宏斌多年以后坐到企业一把手的位置的时候,他也开始理解当年的一把手柳传志了,他说:“其实我从柳总身上学得最多的,是他做事坚决,另外他又很宽容。这两方面对我影响很大。柳总在反思这件事的时候,他实际上也在提高。但要从头再来一次,我估计他还会这样做。也许我碰到这样的问题,也会这样做。没有对错。当时柳总说,他把这件事当成联想生死存亡的大事,在那种情况下的那种坚决,是柳总骨子里的东西,如果不这样的话,他就不是柳传志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孙宏斌对柳传志的理解,也许是他作为曾经的二把手的一种觉悟,而这种觉悟也许是他成就今天顺驰霸业的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