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部队先撤下来,继续对鬼子阵地的重型工事和城楼进行火力覆盖。”
远处的山坡上,林宇面色凝重地看着战场上的局势发展。
只见一名又一名英勇无畏的士兵在冲锋中纷纷倒下,但即便如此,他们距离冲破城门也仅有一步之遥。
然而,面对如此巨大的伤亡,饶是一向果断坚毅的林宇此刻也不得不做出艰难的决定——下令全体撤退。
“军座,让兄弟们再冲一次吧!我们这都马上攻破城墙了,再撤下来实在是太可惜啦!只要再冲一次,仅需这最后一次,我223团向您保证一定能拿下这城门楼子!”
听到林宇下达撤退命令,身为师长的李明满脸不甘地说道。
此时的他心急如焚,因为眼看着胜利近在咫尺,如果就这样放弃实在令人难以接受。
而且一旦选择撤退并再次动用火炮进行覆盖攻击,不仅会拉长整个战斗的时间线,还可能会导致更多变数出现。
万一在此期间鬼子的援军赶到,那这场攻坚战将会变得愈发困难,甚至有可能前功尽弃。
“我知道!但我23军的战士不能白白牺牲,执行命令!让部队全部后撤回来,集中所有炮火对鬼子的阵地和城墙进行覆盖,我还不相信这宜昌城是铁做的不成?还拿不下来?”
面对林宇的命令,李明只能是不甘心的命令部队撤退,而林宇也是命令炮兵部队继续对宜昌城发动炮,而此时一道好消息也是传来。
“军座,山城电报!第六战区陈长官已经命令江防军第八军和第三十军火速增援宜昌,第八军已经开始准备从上游渡江,第三十军预计明日天亮前就能抵达宜昌西面的黄柏河。”
就在此时,一名通讯员急匆匆地跑了过来,他的手中紧紧握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
林宇见状,心中不由得升起一丝期待。当通讯员将那份至关重要的电报递到他手上时,林宇迫不及待地展开阅读起来。
随着目光在电报纸上游移,林宇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之色。
原来,这份电报带来了一个令他完全意想不到的好消息,那就是花生米居然决定派遣第六战区前来增援!这个决策实在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要知道,这第八军可是赫赫有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北伐战争时期,至今已历经风雨,堪称一支不折不扣的老牌劲旅。
而且,这支部队的首任军长更是当年指挥过金陵保卫战的那位将领。
虽说那场战役最终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但也足以证明这支军队所拥有的深厚底蕴和丰富作战经验。
现如今的第八军经过改编重组后,由新编十一军构成,其麾下包括第5师、弟101师以及荣誉第一师等精锐力量。
这些部队肩负着守卫宜昌以西、宜都以北沿江防线的重任,可以说是距离林宇所在位置最近的友军了,并且能担任如此重任足以说明第八军的厉害。
再说说这第三十军,同样也是一支历史悠久的老牌部队。
它原本隶属于西北军,曾经在台儿庄大捷中立下汗马功劳,成为那场惊心动魄战斗中的主力部队。
毫不夸张地说,台儿庄大捷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与这三十军的英勇奋战密不可分。
毫无疑问,无论是第八军还是第三十军,皆是战斗力极强的劲旅。有这样两支强大的友军即将赶来支援,林宇对于接下来的战局充满了信心。
“传我的命令,各部暂缓进攻,交替休整,但是人休炮不休,每一门炮每分钟一发,对鬼子的阵地倾泻半个基数的弹药。”
他林宇就是这么的豪横,自已就是炮弹多,火炮炸膛了大不了自已换就行了,反正战斗胜利自已又能得到一堆火炮的,兵工厂也是在生产,其生产出来的钢材已经达到七十年代水平,火炮寿命大大延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