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混民国不借就抢全文免费阅读 > 第39章 转战江西二(第1页)

第39章 转战江西二(第1页)

秦晋联系后方旅部大本营,陈兰庭的意思是先去南昌,攻九江的主力主要隶属中路和东路,他们去了没有话语权。

而南昌虽然也有其他的部队,但是主导权还是以西路军为主。

秦晋也没什么意见,一路风风火火就往南昌进发,等到了南昌外围莲塘地界,这才知道大部队早已经攻克南昌。

根据留守命令,要他们后续部队往江苏移动。

秦晋通报了旅部后,这才又马不停蹄的沿着长江往江苏方向行军。

由于是沿江而下,秦晋花钱征了十来艘沙船和七八艘渔船,就这么大大咧咧的往下游而去。

至于后面的大部队怎么办,那自己就无能为力了,大不了到了地方先找个安全的地儿猫起来等他们便是。

十二月初的江风已经很冷,除了给士兵们多添衣加被外,秦晋也没有什么好的避寒手段。借了船家的小炉子一船生了那么一两煮点热姜汤给战士们驱寒。

行船两日后,在芜湖附近一带的一处小码头下了船,由于部分战士和战马有些晕船,只能沿江寻了处背风的小山坳临时扎营。

安置完部队后,秦晋这才让愣娃向后方大部队汇报了自己这边的情况和确认大部队距离。毕竟他可不想一头扎进前面的战场里拔都拔不出来。

等了约摸一支烟的时间,愣娃这才回复说旅座让他们先打探安徽和江苏的战场实际情报,然后马上往江西边界移动。

目前大部队才刚过九江,先头部队由于走偏了方向在景德镇一带被土匪和小股部队拦阻,由于不了解地形和当地情况,一时半会根本绕不开。

秦晋听了无奈让众人歇了一晚,第二天又不得不风风火火的往回赶接应大部队。

至于情报,只能说边走边花钱购买了,这年月,逃难的,逃兵的,转移家业的,发战争财的到处都是。

到了皖赣交界,情报也打探的差不多了。南京战场主要是第六军和孙阀大军以及直鲁援军在做对峙。

占领芜湖的是江右军和第六军的第二师一部。控制皖苏浙外围一带的是新编皖军27军,第五军一部,以及部分暂编部队。

东路军已经拿下福建直奔杭州和沪上。

整体来说革命军形势一片大好。

秦晋联系旅部将情报发出后,这才带着部队往江西景德镇方向移动,由于不知道敌人的具体情况,只能是一边不断放出前哨,一边试图与先头部队建立联系。

说实话,这压根儿就不是秦晋心里的战争,这几天下来,不是在行军就是在行军的路上。

至于像样的战斗那是一次也没有,全队的队员除了无脑的跟着自己东进又西退,可能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往哪里走。

当他和先头部队1团2营联系上了的时候,他们的位置已经在上饶了,而后续大部队又在九江方向,顿时秦晋也有些抓马了。

这接应先头部队吧,就要南下,与大部队汇合的一起去南京的初衷就背道而驰。

可是不去接应先头部队1团2营吧,他们现在被土匪绕得连路都找不到了,无奈只能给1团2营约定大家同时撤出山区,他们往鹰潭方向移动,自己往鄱阳方向移动,然后再征用民船往九江方向追上主力部队。

秦晋他们这队一路倒没遇到什么不开眼的家伙,只是愣子和1团2营那边的联系时常中断,可能是电池或者信号波段问题,总之断断续续的不能同步实时情报。

行军一天后,秦晋他们在鄱阳一带开始征调民船。

而1团2营这才脱离山区往鹰潭方向行军。中间连续发来两次情报,一次是大部队根据秦晋的情报和路线,在九江先行征调舰船往江苏移动,命令他务必接应到1团2营后合军务必在安徽地界与大部队汇合。

第二次是1团2营说需要他们往鹰潭方向派船接应,他们的战士伤员有点多,陆上行军会大大拉长会师时间。

秦晋无奈,只得带着部队往鹰潭方向移动,越往山区走,这边的局势确实不太好,水匪散兵,时不时的就会出来倒腾倒腾。

秦晋倒是没那么多顾虑,把炮兵班,后勤保障班和俘虏壮丁往船上一放,自己则带着精锐骑兵班和步骑班在岸上沿湖沿江而上。

遇到小股流匪直接压过去,遇到大股的也不深追,就和船队保持一两里的距离。

终于在余干附近接到了1团2营,双方汇合之时,2营的战士们把秦晋他们不敢相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