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咸恒二卦 > 第214章(第1页)

第214章(第1页)

沈策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项事务,他思维敏捷,条理清晰,每一个指令都准确无误地传达给了手下。待他安排妥当之后,手下们纷纷恭敬地退出了办公室。刘宏见时机已到,毫不犹豫地一把抓起沈策,身形一闪,两人瞬间飞出了办公室的窗户。整个过程悄无声息,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在刘宏的带领下,沈策一同登上了风行舟,向着东南方向疾驰而去。杨烈的都城正位于日隐城的东南方位,此时,杨烈派遣的两名大宗师率领着三十万大军已然离开了都城附近,浩浩荡荡地朝着日隐城的方向挺进。

刘宏驾驶的风行舟速度快如闪电,令人惊叹。普通军队需要历经一个多月艰苦跋涉的路程,刘宏却仅用了短短几个小时,就飞到了这支三十万大军的上空。

若以二者之间的直线距离来计算,这三十万大军目前所在的位置距离日隐城大约有一千公里。毕竟,这庞大的军队才刚刚从杨烈的都城附近启程。刘宏不禁回想起自己前世在华夏时的情景,从洛阳到上海的距离差不多也是一千公里。在那个世界,由于交通的便捷,无论是选择乘坐飞机翱翔于蓝天,还是搭乘高铁风驰电掣,亦或是自驾在高速公路上疾驰,都能迅速地跨越这段距离,让人感觉两地并非相隔甚远。然而,在这暗影禁域之中,情况却截然不同。所有的士兵都不得不背负着沉重的铠甲,手持着厚重的兵器,依靠自己的双脚艰难前行。只有为数不多的骑兵,能够依靠胯下的马匹稍微减轻一些负重。但即便如此,他们的行进速度依然缓慢而艰辛。

这三十万大军若要穿越这漫长的一千公里路程,光是想想,便能知晓所需耗费的时间定然极为漫长。尤其是在这夏秋交接却又变化无常的季节,倘若遭遇雨水的淅淅沥沥,抑或土地泥泞难行,能在一个月内抵达都堪称是快速的了。

通常来讲,于情于理,在缺乏高效运输工具的情况下,众多当权者大都会将都城选址于国家的边境线近旁。要知道,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都的安危至关重要,故而需要大量的军队来拱卫其安全。与此同时,边境之地同样需要众多的兵力来抵御外敌的侵袭。正因如此,在冷兵器时代,各国的当权者往往会将国都安置在边境线的附近,国都守备就是戍边战士,这样可以缓解后勤压力和财政负担。

然而,如今的北方王杨烈起初的确是把都城设置在了边境线附近。可随着他和部下南征北战,所打下的地盘日益广袤,边境线也随之不断推远。要知道,迁都可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又岂能天天为之?!于是,在北方大河东岸的二十万大军被全歼之后,杨烈无奈之下,只能从都城附近再度集结三十万军队,派遣他们前往日隐城投入作战。这其中,甚至还有几万人是从中央大河的前线抽调而来。

在如今三国鼎立的局势之下,都城的迁徙无论朝向何方,实际上都没有太过重大的意义。毕竟,在这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在自己的领地之内,任何一处地方都有可能在瞬息之间成为烽火连天的前线。故而,在确立都城之时,只需着重考量其是否安全,是否风调雨顺,地理条件是否适宜等关键因素即可,无需进行过多的思量与顾虑。毕竟,世间诸事变化莫测,计划往往难以跟上变化的步伐,倒不如顺应时势,灵活变动。

刘宏和沈策乘坐着风行舟翱翔于天际,从空中俯瞰大地,能够清晰无比地瞧见三十万大军的行军路线。这规模庞大的万大军自然不可能拥挤在一条道路上前行,而是明智地分成了三路,每路皆有十万人马。他们由东南方向朝着西北方向稳步挺进。每一路都互成犄角之势,彼此呼应,配合默契。单是从这井然有序的布阵和行进方式,便能一眼看出这中军将领必定是一位久经沙场、经验丰富的大将军,深谙行军作战之道,善于排兵布阵,能够根据地形和局势灵活调整战略,以确保大军在漫长的征途中保持稳定的态势,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

从北方大河东岸延伸至日隐城,这一大片区域皆为广袤无垠的平原。然而,当日隐城再往东或是往东南方向延展,景象则截然不同,呈现出一片片连绵起伏的丘陵地带。这片丘陵地带极为广袤,自北面的海洋起始,一路向南径直延伸至中部的中央大河河岸。也就是说,日隐城的西南方向依旧是平坦开阔的平原,但从日隐城的东北、正东以及东南方向由北向南望去,却是一大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其间矗立着一座座连绵不绝的小山。这些山峰的海拔并非高耸入云,最高的也不过二三百米左右。

可别小瞧了这看似不高的连绵小山,正是它们的存在,使得路途变得不再平坦顺畅。这片丘陵的东边是一片广袤的平原,正因为如此,在这一片丘陵的每一个隘口,无需派驻数量众多的士兵,只需有几千上万人,便能牢牢守卫住一整个隘口。这也正是沈策在成功占领日隐城之后,并未打算向南继续进击,也不准备向东跨越这片丘陵地带发起进攻的关键原因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日隐城的南边,平原和丘陵地带的交界之处,杨烈的军队巧妙地依托丘陵的独特地形进行着严密的防守。而在东边,同样有杨烈的军队严阵以待,守卫着每一个能够通过丘陵地带的隘口。因此,沈策若想要对这些地区发起进攻或是在此地作战,必须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切不可意气用事、鲁莽行事。倘若只是脑袋一热、不加思索地贸然行动,只会导致手下的士兵遭受惨重的伤亡,这是沈策绝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在这片由北边大海一直贯穿至中央大河、直接横亘在暗影禁域北方地区的丘陵地带的正东边,又是一片辽阔无边的平原。在这片平原的南边,靠近中央大河的北方河岸,隔着一座巍峨的大山之处,便是杨烈的都城所在。

由此可见,这三十万大军的进击之路绝非坦途。他们首先要跨越眼前的这一片平原,接着还需穿越日隐城东南方向那地势复杂的丘陵,随后才能抵达日隐城南边的平原,最终才能够对日隐城发起进攻。

在暗影禁域那永无昼夜之分的中央大河以北,一支规模达三十万之众的大军正艰难地行进着。由于此地的特殊环境,这三十万大军无法像常规军队那样全员同步前行。他们采取了一种独特而有序的行进方式:一批士兵驻扎原地休息,另一批则向着前方迈进。当休息的士兵养精蓄锐完毕,而行走的士兵疲惫不堪时,双方就会进行交替。原先行走的士兵原地驻扎休息,原先休息的士兵奋起直追,继续前行。如此这般,三十万大军在一批走、一批停的交替循环中缓缓向前推进。

刘宏驾驭着风行舟,带着沈策,悄然降落在一个已经安营扎寨开始休整的营地之中。这个营地中,约有五万士兵驻扎,放眼望去,没有严实的围栏,有的只是一顶顶排列有序的帐篷。沈策满心好奇,不知刘宏究竟打算如何应对这些士兵。只见刘宏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柄小巧的旗子,此旗正是刘宏那准法宝级别的千魂旗。

刘宏和沈策所处之地乃是杨烈地盘的腹地,距离杨烈的都城不远,相对而言危险系数较低。正因如此,负责巡逻的士兵只是按例执行任务,巡逻人数也较为稀少,整个营地的防备显得较为松懈。刘宏毫不犹豫地将自己的千魂旗递到了沈策手中,并把千魂旗的临时使用方法直接传入了沈策的脑海。

要知道,这千魂旗本是刘宏的灵器,沈策自身无法直接拿来使用。唯有刘宏将独特的操控之法传授给沈策,他才能够对其加以运用。而且,沈策所修炼的乃是灵魂与精神力,体内并无灵力存在。故而,即便沈策能够主导千魂旗的使用,所消耗的灵力依然源自刘宏。刘宏之所以选择让沈策代为操作,是因为他不想亲自动手。倘若一个不慎,过度杀伤这些凡人,极有可能给自己招来诸多不必要的阻碍,甚至是滋生心魔。

沈策闭目凝神,仔细消化着脑海中刚刚接收到的所有信息。片刻之后,他猛地睁开双眼,挥动手中的小旗子。瞬间,大量的阴魂鬼物从旗中汹涌而出,如一阵黑色的旋风,迅速飞向营地中的各个帐篷。与此同时,刘宏手握能量块,施展神通,释放出自己的太阴冥水,并将其转化为水雾。刹那间,刘宏和沈策的身边泛起了蒙蒙的白雾,从高空俯瞰,唯有这一处出现了一团朦胧的白色雾霭。

刘宏和沈策开始在这庞大的营地中穿梭起来。营地中的帐篷数量众多,即便每个鬼魂负责一个帐篷,也难以一次性覆盖所有。因此,刘宏和沈策只能一边前行,一边清理帐篷中的士兵。而那太阴冥水所化的水雾,巧妙地遮蔽了他们的身形,使得他们的行动更加隐秘和难以察觉。

喜欢咸恒纪:恒变无极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咸恒纪:恒变无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