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曾国藩做人 > 第十五章 胡雪岩的守信谋利之德(第1页)

第十五章 胡雪岩的守信谋利之德(第1页)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不能仗义而行全无诚实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经商之道也就是做人与待人之道,如若人际关系处理不好顾客丧失同行敌视,只有破产路一条。如若相反,则定会生意兴旺。胡雪岩在处世经商过程中,始终坚持从正道上取财,重信讲义,言出必行,恪守守信谋利之道,这为他带来了至上的信誉,也带来了长久不衰的滚滚财富。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中国流传了几千年的一句古语。这里的“道”包含着正道、正途的意思,也就是不走歪门邪道,按规矩去赚钱。

胡雪岩虽然是一个只知道“铜钱眼里翻跟斗”的商人,但他在与人谈生意经的时候,却常常把这一句话挂在嘴边,常常用它来警醒自己并告诫同行。他曾说,“要从正道取财,不要有发横财的心思。”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胡雪岩的可敬之处,也证明他的确与其他传统商人有所不同。

胡雪岩精于生财之道,他注重“做”招牌、“做”面子、“做”信用;广罗人才,经营靠山;施财扬名,广结人缘……这些措施,就是他的生财之道,而且也确实行之有效。比如他在创办自己的药店“胡庆余堂”之初,策划的那几条措施:三伏酷热之时向路人散丹施药以助解暑,丹药免费但丹药小包装上都必须印上“胡庆余堂”四个字;正值朝廷花大力气镇压太平天国之际,“胡庆余堂”开发并炮制大量避疫祛疬和治疗刀伤金创的膏丹丸散,廉价供应朝廷军队使用等等。用现代经营眼光来看,这些措施具有极好的扩大声誉、树立企业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开拓商品市场、建立商事信用的作用。正是靠了这些措施,“胡庆余堂”从开办之初就站稳了脚步,很快成为立足江浙、辐射全国的一流药店,且历数十年而不衰,而由“胡庆余堂”建立起来的胡雪岩的声望、影响所形成的潜在效益,对胡雪岩的其他生意如钱庄、丝茶、当铺等的经营,也起到了极好的作用。

显然,这里的“道”,应该更是指取财于不违背良心、不损害道义的正道,而且,胡雪岩说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八个字时,取的应该也正是这层意思,要不然,他也不会一次次地告诫他的手下,一定要在正途上“勤勤恳恳”,不要有“发横财的心思”。

从某种意义上说,商道其实也就是人道。经商之道,首先是做人、待人之道。一跤跌进钱眼里,心中只有钱而没有人,为了钱坑蒙拐骗,伤天害理,便是奸商。奸商与奸诈无耻之徒等值,这种人钱再多,也为人们所不齿。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具体说来,也就是要依靠自己的胆识、能力、智慧,依靠自己勤勉而诚实的劳动去心安理得地争取,而不是存一份发横财的心思靠旁门左道的钻营去“诈”取。有一句俗语,说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其实这既是一种很平庸、很没有意思的说法,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误解。真正做出大成就的成功的商人都知道,商事运作是最要讲信义、信誉、信用,最要讲诚实、敬业、勤勉的,一句话,就是要于正途上“勤勤恳恳”,生意才会长久,所得才是该得。

马需要夜草催肥有道理,但人却不必有横财才能富起来。事实证明,依赖横财可以富得一时,但要富得长久却并不多见。明世宗嘉靖年间,奸相严嵩倒台之后被抄没家产,从他家里抄出的金银珠宝及其他器物的估价,达236万两,另在他的老家袁州的田产,占到一府四县土地的七成以上。他的儿子严世藩比严嵩更甚,家中光是藏金银的地窖就查出十数口,每口所藏金银都达百万两之巨,连严嵩知道以后都吓得直冒冷汗。他们的这些钱财无疑都是得自邪门歪道的横财,当时也的确是富过帝王家而“甲天下”了,但最终结果又如何呢?连一代都没有富下去便落得灰飞烟灭。这样的横财,带给他们的不是长久的平安富贵,而是灭门之祸。所谓飞来的横财不是财,带来的横祸恰是祸,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也许正是懂得“道”的这一层含义,胡雪岩自己也特别注意尽可能从正道取财,例如他开药店要求成药的修合一定要货真价实,绝不能“说真方,卖假药”,不能坑蒙拐骗;例如他与朋友合作,都是真诚相待,互利互惠,甚至宁愿自己吃亏,也绝不亏待朋友。这都能看出胡雪岩作为一个商人的人品。而且,胡雪岩经商从来不违背下面几条原则:

第一,可以为了钱“去刀头上舔血”,但绝不在朝廷律令明白规定不能走的道上赚黑心钱;

第二,可以捡便宜赚钱,但绝不去贪图于别人不利的便宜,绝不为了自己赚钱而去敲碎别人的饭碗;

第三,可以借助朋友的力量赚钱,但绝不为了赚钱去做对不起朋友的事情;

第四,可以寻机取巧,但绝不背信弃义靠坑蒙拐骗赚昧心钱;

第五,可以将如何赚钱放在日常所有事务之首,但该散财行善、掷金买乐时也绝不吝啬,绝不做守财奴。

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

信用、信义实际上是一个人立身行事之本。被称为“亚圣”的孟子说过:“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不能仗义而行全无诚实可言的人,一定会为众人所不齿。

对于经商而言,信用是极其重要的,因为信用可以争取到宝贵的顾客。在胡雪岩的经商生涯中,他经常说:“做人无非是讲个信义。”他一直将“信用”二字看得极重,甚至不惜损害自己的利益。

其实,做生意与做人本质上应该是一致的,一个真正成功的商人,往,往也应该是一个信义之人。比如胡雪岩,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一等一的仗义守信的成功的商人,也可以说他的仗义守信,才是他能够获得比一般人大得多的成功的重要条件。胡雪岩的重义守信,体现在多个方面,下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胡雪岩的钱庄开业不久,接待了一位存人阜康一万两银子却既不要利息,也不用存折的特殊客户。这位客户就是那位绿营军军官罗尚德。他将银子存人胡雪岩的阜康钱庄,既不要利息,也不要存折,一是因为相信阜康钱庄的信誉,他的同乡刘二经常在他面前提起胡雪岩,而且只要一提起来就赞不绝口。二来也是因为自己要上战场,生死未卜,存折带在身上也是一个麻烦。

得知这一情况,胡雪岩当即决定:第一,虽然对方不要利息,自己也仍然以三年定期存款的利息照算,三年之后来取,本息付给一万五千银子;第二,虽然对方不要存折,也仍然要立一个存折,交由刘庆生代管。因为做生意一定要照规矩来。

罗尚德后来果然在战场上阵亡了。阵亡之前,他委托两位同乡将自己在阜康的存款提出,转至老家的亲戚。罗尚德的两位同乡没有任何凭据就来到阜康钱庄,办理这笔存款的转移手续,原以为会遇到一些刁难或麻烦,甚至恐怕阜康会就此赖掉这笔账,不想阜康除为了证实他们确是罗尚德的同乡,让他们请刘二出面做个证明之外,没费一点周折,就为他们办了手续,这笔存款不仅全数照付,而且还照算了利息。

这就是重信用、重信义,其实,当时罗尚德手上没有任何凭据,后来到阜康帮助罗尚德来办理这笔存款取兑手续的人,也同阜康没有一点关系,倘若否认这笔存款,当然是别无人证。这样做法虽然确实非常下作不义,但事实上在商场上也并不是没有。阜康却不肯这样做。就是从这一点上,我们也能看到胡雪岩仗义而守信用的人品。

仗义守信,是一个优秀商人的基本品格,信义对于商人来说绝不是无关轻重的,他的重信义,归根到底还是为了他的生意,说穿了,也就是为了更多地去赚,更好地去赚。这也正好显现胡雪岩精于经商之道的一面。我们知道,商务运作中买卖双方的关系,就是一种交换关系。这种交换,本质上应该是一种互利互惠的自愿交换,只有以自愿为原则,以互利为目的,这种交换关系才能长期保持,也才会有生意的兴隆。俗话说,“信义通商”、“诚招天下客”,能以自己的信用诚实招来天下客,生意也就没有不兴隆的道理。

讲信义,还表现在对自己的许诺的慎重上。在商场上,讲究的就是干脆漂亮,一句话就算定局,说话就是银子,所谓一诺千金,因此,可以不答应人家,但一旦答应,就一定要做到。如果你没有充分把握就不要轻易许诺。

你有没有能力去做你答应人家去做的事,客观上具不具备去做你答应去做的事情的条件,还有,客观情势允不允许你去做这件事,这些问题,都将对你是否一定能做到做好你所答应的事情产生极大的影响。有时,即使你主观上要求自己一定要履行约定,即使你确实是一个一诺千金的汉子,但客观上根本就没有履约的条件,或者客观情势根本就不允许你去做答应做的事情,人的能力不足决心再大也是枉然。因此,做出承诺之前一定要审时度势,心中有数,以免将来实现不了,伤害你的信用。胡雪岩对这一点是非常注意的,他曾对手下人说:“要想吃得开,一定’要说话算话。所以答应人家之前,先要自己想一想,做得到,做不到。做不到的事,不可以答应了人家,答应人家一定要做到。”

在为王有龄解决漕米解运的难题的时候,与松江漕帮首领接洽漕米垫付事宜过程中,胡雪岩知道漕帮实际上也有很大的困难之后,决定也要帮一帮漕帮,便与同去的信和档手张胖子商量,请信和给漕帮办理十万银子的贷款,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当时张胖子已经是完全给胡雪岩打“下手”,对胡雪岩是言听计从了。因此,胡雪岩一提出这个要求,张胖子便不假思索地满口答应:“理当效劳!只请吩咐。”但胡雪岩却几次要求张胖子在做出承诺之前想清楚,答应放款给漕帮有没有把握。如果没有把握就不要随口应承,以防不能兑现,最后落个“鸭屎臭”。胡雪岩对张胖子说:“说话就是银子,你不要‘玩儿不当正经’。”

因此,也确实必须记住,无论何时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在答应别人去做某件事情之前,都先要自己想一想,要权衡一下各方面的条件,弄清自己最终是否一定可以做得到。只有那些自己可以确定无疑可以很好地办得到或者虽有一定的难度但经过努力最终可以办到的事情,才能做出自己的承诺。胡雪岩注重这一点,他也时时要求和自己在一起、帮自己做事的人注意这一点。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