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建立企业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的经营是积极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与要求,企业经营的目的和经营观念,制订和调整企业目标和战略,进而建立起适应战略要求的组织结构和管理结构,并通过各职能领域的活动展开和落实实施战略,以实现企业目标和使命的系统活动过程。将该系统活动及过程作一简单概括,可以形成如下图所示的模式。我们不妨用它来考察企业管理制度。
1。企业经营目的,观念系统
它形成了企业一切经营活动的最高行为规范,从这一点来看,它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是企业管理制度的最高层次。
2。企业目标与战略系统
企业目标与战略作为一种经营管理制度安排可以从这两个角度来考察:①企业目标与战略应该被看成一种管理活动,它涉及到制订、决定及组织实施战略方案计划等方面。战略所要发现和解决的问题是不确定的、例外性的、非程序性的;但作为一种管理活动,战略有其特定的职能内容、过程、步骤与方法,这方面则有规律可循。②战略问题十分复杂,涉及多方面的知识、信息和资源,需要众多人员的参与和努力。战略决策和计划的有效性对企业而言命运攸关。为了有效地运用各方面的知识经验、信息和资源,协调和集中参与战略职能活动的众多部门和人员的力量,提高战略管理的效率,制订出富有创造性的,积极适应环境变化的战略,我们需要根据战略活动的内在规律性,形成一系列有关战略管理活动的规范,对企业战略职能的活动内存、原则、基本过程、步骤与方法以及有关部门,人员的职责分工与合作关系等加以明确,这就是战略管理制度。当然,有时企业也许对战略管理活动并没有做出明确的文字规定,但实践中形成了大家共同认可和遵循的惯例,这也是制度的一种存在形成。
3。企业组织系统
企业战略必须通过组织机构来贯彻实施。如果缺乏适应战略要求的有效组织结构,企业的任何战略目标都无法有效地实施,结果只能导致平庸乃至失败。企业适应外界变化而制订的战略以及战略的调整与改变,都意味着企业的任务与政策有了变动,为了完成任务、实施政策,企业中各项职能活动的内容、性质,各项职能活动在战略实施中的相对地位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企业必须根据战略的要求来对原有的组织结构予以调整,重新进行职能的划分与有机组合,设定组织的职责权限系统建立新的沟通渠道,明确组织内各部门、各层次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协调方式,等等。这将形成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组织行为规范,即企业内部的组织管理制度。
4。企业的经营业务职能系统
企业的经营目标与战略归根到底要通过各种具体的业务活动来实现。企业经营职能活动的内容极为繁杂,且在不同的战略下,经营的工作任务和职能活动的具体内容可能大不相同。但是,如果我们以战略目标为基础,以产出为中心,将企业的职能进行综合分类,可以概括为这几大基本领导:市场营销、生产制造、研究决策、人事、财务等。另外,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信息成为广大企业纷纷关注的焦点,信息管理制度是一个新兴的并且颇受重视的领域。这些职能领域包容了企业的主要的经营业务职能。企业管理层通过对各项职能领域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控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把握日常经营的全局,保证战略的有效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在大型、多种经营的企业中,企业总部通常只保留资源的获得与分配,研究与开发和关键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信息交流等职能,各经营分部具有市场营销,生产制造乃至研究开发、财务、人事等职能。但企业总部必须通过企业整体战略及各层次战略的衔接,对各经营分部的职能活动进行指导和一定程度的约束与控制。
2.如何建立日常经营管理制度体系
具体到各职能领域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理活动,同样都有其特定的内容原则、程序和方法。将职能领域的管理行为规范化,形成关于日常经营管理制度,这是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也就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外延与内涵。这些制度代表着全部职能领导管理工作的观念、政策、内容、方法和操作程序。
1。营销管理制度
销售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从生产导向转变为市场或顾客导向。企业的销售管理也从简章的销售发展到市场营销,即包括市场调查、预测、产品决策、销售、定价、广告、推营、服务等一系列活动。企业须综合各部门的力量,整体地运用各种策略,最终达到企业的目的。现代营销管理有四个基本环节,即产品决策、定价决策、销售渠道和促销策略。
产品决策(product)是企业为市场需要,在产品上所作的各种决策的总称。包括商标、包装、服务等方面的决策和产品组合决策。
定价决策(price)是销售管理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定价方法层出不穷。多数企业采用成本加成定价法,即在生产成本基础上加以一定百分比的利润和税金,得出一个初步价格,然后再用市场需求、竞争、国家规定价格等因素加以修正,得出定价。
销售渠道(place)是产品从生产企业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所需经历的路线和环节。
促销策略(promotion)的工作内容包括广告、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等四个方面。
2。生产管理制度
生产管理是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有效控制。生产是将原材料变为产品的过程,现代生产不仅包括有形的劳动过程还包括设汁、计划、行销等无形劳动。现代的生产管理制度必须适应规模大,效率高以及产品向高精尖、多功能、智能化方向发展的特点。
3。财务管理制度
财务管理是依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运动的规律,利用价值、货币形式,通过计划、组织指挥、协调与监蕾,对企业的资金、销售收入和利润的管理。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财务、会计的法律规定。按规定按时缴纳税金。
财务管理的任务有: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合理的资金需求,提高资金利用率;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盈利水平;分配企业纯收入,正确处理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关系;实行财务监督、维护财政法纪。
财务管理要遵循的原则有:计划管理原则,经济按算原则,统一管理与归口分组管理的原则,物质利益原则。
4。信息管理制度
市场经济是一种信息经济。宏观、微观决策,资源配置,生产经营都离不开信息。在日益激烈的全球化竞争中,企业更需要了解国际信息。因此,现代企业必须努力开发信息资源,强化采用现代化技术,积极开拓信息市场。大力发展企业的信息网络系统,并且注意同外界信息服务业,信息渠道的合作,扩大企业内外的信息利用卑和共享水平:
除此以外,还有研究开发,人力资源等方面。我们将在以后章节中,围绕这些方面,对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具体内容进行更深入、细致的探讨。
3.制定管理制度的原则和程序
要建立的企业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建立以参与国际竞争、占领国际市场为目标的经营战略体系。
②建立企业职工培训、考核、奖惩制度。
③建立现代企业技术改造与科研制度。
④建立集中管理与分散经营相结合即集分权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⑤建立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
⑥建立现代企业的文化生活制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