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超级人脉什么套路 > 第31招 保持彬彬有礼的形象(第1页)

第31招 保持彬彬有礼的形象(第1页)

一个年轻人在下雨天赶到一家公司面试,进门前,他尽力将雨伞上的水弄干,又在门口的脚垫上仔细地擦了擦脚底的泥水,进门后他把雨伞轻轻倚在门口的墙上,然后向面试官鞠躬问好。经过半个多小时的问答后,年轻人起身告辞,并为自己在雨天来访所带来的麻烦表示道歉。这次招聘一共对七十多人进行了面试,他们的条件都很不错,有的有大企业工作经验、有的有学校的推荐信,但最后录取的却是那位条件并不出众,在雨天面试的年轻人。助手不解地问主管:“那个年轻人既缺少经验,又没有学校的推荐信,为什么偏偏录取他呢?”主管笑了,“谁说他没有推荐信,他的礼貌就是最好的推荐信!”

年轻人有礼的举止,使他在七十多个应聘者中脱颖而出,受到了考官的青睐,可见礼貌对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人际交往中,促使人与人之间相处圆满的最好方法就是“礼”。它代表尊敬、尊重、亲切、体谅等意义,同时也表现出个人修养。

中华民族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但现在不讲礼貌的人却越来越多了。

某高校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新生来学校报到,由于要到什么地方填表,随身的行李没地方放,感到非常着急。这时,他忽然看到一位踽踽独行的老人,于是,招呼也不打,“帮我看着行李”。老人就这么看着行李直到这个小伙子回来。没想到他轻松地拎起行李就走,连个“谢”字都没对老人说。令他万万想不到的是,在开学典礼上,他又看到了这位老人,老人在台上看着莘莘学子们,主持人介绍说,这就是我校的校长先生。

这样的事据说还有另一个版本。这一次简直都有点近乎粗暴了,一个大学生骑着车在某名牌大学的校园里闲逛,不慎碰倒了一位老人。年轻人当场来一句:会不会走路啊你!一句话把老人骂懵了,教了一辈子的书他说什么也不敢相信大学里的学生竟然粗鲁到这种程度,且不讲道理到这种程度。当然,类似的故事由于流传得过于频繁,具体细节走样也是难免的,举这两个例子的目的是想说明,连中国的高等学府都难弃糟粕,更何况其他地方呢?如果说在象牙塔某种无“礼”可以被宽容的话,走上工作岗位,再习惯地做令人讨厌的事,恐怕就没有那么好运了。殊不知,礼貌是一种柔韧的智慧,这种平和和内敛表达着对别人的尊重,不会激起对方的反感,也就自然地给自己扩宽了很大回旋空间,这就是君子生活在人性丛林中必须遵守的规则,“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从这个意义上讲,没有礼貌的人是举步维艰的。

生活中,有些人甚至认为,礼貌只是社交上的一种手段,并没有其他价值。如果以这种态度来评断礼节,岂不是使人际关系变成“钱货两结”的交易关系,和做生意又有什么两样?难道“礼”真的只是人际关系中的虚假行为吗?

心理学指出,“自尊是维持心理平衡的要素。”可见,每个人要维持心理的平衡和健康,都希望能处处受人尊重,这样才能进一步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所以,尊重、体谅等“礼”节,绝不是规章条文,也不是虚假问候,而是发自内心最基本也最真诚的行为。

没有人生下来就懂礼,家庭、学校、社会,逐渐教导我们成为一个具有彬彬风度的人,让我们能与别人和谐相处,受到别人的喜欢。但是,一个人每做一件事,如果都有一套刻板的礼仪在缚手缚脚岂不烦琐极了?

也不尽然,因为,有许多礼仪事实上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习惯成自然,我们早已感觉不到它的约束。另外,关于人情往来、社交活动……等较特殊的礼节,只要我们基于尊重、体谅别人的心情,也都是不难做到的。

所以,礼,绝不能只讲求形式,要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一定要从对别人的关心出发,在现实生活中,随时随地贯彻关心朋友、关爱朋友的精神,在社交场合中,自然也就能以平实有礼的态度与人交往和沟通。

学习礼节虽不是一件难事,但要做到时时保持彬彬有礼的态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礼节并不只是简单的鞠躬敬礼,它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个人的修养道德。有人说:“要学习礼节,最好是从公共场合待人接物做起。”这话非常恰当,只要平常多留心人们交往时的各种行为,就不难学习到许多待人接物的做法。

礼是一个人的形象,礼是一个人的名片。常言说“礼多人不怪”,如果你能适当地做到“多礼”,则必然因“人不怪”而大受欢迎。彬彬有礼的形象,不但能让你获得人们的尊敬,还能赐给你最佳的人缘。

要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需要随意注意自己的举止,让举止恰到好处。

一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一次到一个客户家去拜访。这个客户和他的关系还不是很熟,但是因为他已经在这个业务员这里投了保,已经成了公司的客户,所以业务员自然而然就显得比较松懈、随便,把原来头上端端正正的帽子,都戴歪了。

这个客户是一家烟酒店的老板,业务员一边说着晚安,一边拉开玻璃门,客户应声而出。没想到客户一见到业务员这个样子,就生气地大叫起来:“你这是什么态度?!你懂不懂得礼貌?!竟然歪戴着帽子跟我讲话!我是信任你,所以才在你这里投了保,谁知道我所信赖的公司的员工,竟然这么随便、无礼!”

业务员没有想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不当的动作就引起了客户这么大的怒气,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猛然间,他双腿一屈,跪在了地上:“我真是太惭愧了!实在是对不起!因为你已经投保,就把你当成了自己人,所以太随便了,请你原谅我!”

业务员开始向客户磕头,并继续道歉说:“我的态度实在太鲁莽了,不过我是带着向亲人请教的心情来拜访你,绝没有轻视你的意思,所以请你原应该我好吗?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请你息怒跟我握手好吗?”

客户没想到业务员竟然会这样做,他突然一笑,说:“不要老跪在地上,站起来吧,其实我大声责骂你也太过分了。”他握住业务员的手,说:“刚才也怪我太无礼了。这样吧,我在你这里再买一万元的保险,这样可以吧?”

这个案例很有戏剧性,因为业务员刚开始的动作太随便,结果惹得客户生气,生意也差点黄了,幸好业务员反应的快,以比较夸张的动作赢得了对方的原谅,不但保住了原有的客户关系,反而做出了更大的生意。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和别人交往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举止动作,要恰到好处地赢得对方的认可。

尤其是在和一些人初次交往时,对方从你身上获得信息最多的地方,除了语言外,就是动作了。如果你的动作无礼、随便、咄咄逼人、惹人讨厌,那么对方就会认为你的整个人也和你的动作所表现出来的信息一样:无礼、随便、咄咄逼人、惹人讨厌,那么对方就很难再接受你,想和他再深入发展关系,可就难了。

当然,要注意自己的动作举止,并不是像那个业务员一样,非要跪在人家面前给人家磕头,那只是特殊‘隋况而已,如果你在平时的交往中就使用如此夸张的动作,恐怕对方早就被你吓跑了,也没人再敢和你打交道。因此我们所说的注意动作,是要你做到恰到好处,既要把动作做到、把信息传到,又不能显得过于夸张,或者矫揉造作,那些都会让对方反感。需要注意的动作当然有很多,我们不可能一一点到,这里只介绍一些典型的细节,需要你在和别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和陌生人交往时留心。这些动作举止恰到好处,会有助于你交际成功。

一、手的动作

身体动作中手的动作非常重要,善于利用手势能够增强人际效果,给对方留下良好印象。比如有客人到公司为客人带路时,你要说“请这边走”;介绍公司各个部门时要把手微微斜举,手掌朝外。在手指目录或说明书时,不要手背朝上,这会让对方感觉你在遮掩什么,因此你应该手掌朝上。如果指小的东西或细微之处,就用食指指出,并且也是手掌朝上为好。

二、坐相

当对方请你坐时,记得说一句“谢谢”再坐下。此外,你应该坐满整个椅面,背部不可以靠着椅背,采取稍微前倾的姿势(前倾第一可以表示对对方谈话内容的肯定,第二能起到催眠的作用,让对方接受我们的观点)。你的膝盖应该张开约一个拳头的距离,并且不要用手撑住头,头还要微微扬起,让对方感到你的自信,并且被你感染。

三、站相行礼是从立正开始的,不能做好立正姿势的人,打招呼的姿势也必定无法令人满意。立正站立时要尽量放松,双脚平行分立,视线以水平直视。采取立正姿势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可能成功。

四、与对方的距离

你们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宜太近。双方均站着谈话时,保持彼此都伸出手臂能碰触的距离即可(半臂距离);双方坐着谈话时,如果没有桌子间隔,距离应保持在一臂以内。五、名片的递交方法

初次见面,互通姓名后接着是交换名片,交换名片时应注意这些方面:尽可能使用名片夹,放置于上衣口袋,或公文包内,切勿放于裤子的口袋;自我介绍时,递名片要用双手,微欠身子,恭敬的递上名片;双手接过对方名片,认真地看过一遍后慎重地收藏起来;不易念的姓名要向对方请教,并注意技巧;对方有二人以上时,按职位将名片排好收起,并按顺序进行商谈;如果名片放于桌上没有收起,应在结束谈话后将名片慎重收起,并向对方点头致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