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社会,许多年轻人满脑子想着高位、高薪,以为自己是一匹千里马,只要有伯乐盯上立刻能驰骋千里。然而当他们走上工作岗位时,往往为眼前枯燥单调的工作感到疲倦,他们不甘心打杂做小事,不甘心把时间浪费在细节上小项目上,成天想着一步登天,即使遇到了困难,也没有什么热情克服,反而想着,本来就十分乏味没有意义的工作,还要花那么多的精力在上面,有什么意义呢?
年轻人为什么不想一想,那些拥有高职高薪的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单调的工作低微的小事一点点做起,一步一步积累资源人脉办事经验强大能力,最后才打破眼前的困境,走向更大的成功,从而完成人生另一个境界的超脱。
人仅仅有理想是不够的,与理想同等重要的是行动力。没有行动,梦想再美好也将一直停留在原来的位置。尽管有时行动不一定会带来理想的结果,但是不行动则一定不会带来任何结果,而行动起来,日积月累,久而久之所有小行动就会变成一种大行动,等量变最后质变,理想便变成了现实。
有这样一个故事。
20世纪最初的几十年里,在太平洋两岸的美国和日本,有两个年轻人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努力着。
日本人每个月把工资和奖金的三分之一存入银行,任何事情都改变不了他这个行为。美国人则躲在狭小的地下室里,把美国证券市场有史以来的记录搜集到一起,一头扎进了数字堆里,在那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寻找着规律性的东西。
这两个年轻人各在大洋彼岸维持各自的人生状态整整六年,六年过去后,日本人靠自己的勤俭积蓄了5万美元的存款;美国人集中研究了美国证券市场的走势与古老数学、几何学和星象学的关系。
然而,日本人用自己节衣缩食积累财富的经历打动了一名银行家,从银行家那儿获得了100万美元的贷款,创立了麦当劳在日本的第一家分公司。这个人的名字叫藤田田,一个靠从牙缝中挤钱,从而跻身亿万富豪行列的普通电器公司的员工。
与此同时,美国人成立了自己的经纪公司,并发现了最重要的有关证券市场发展趋势的预测方法,他把这一方法命名为“控制时间因素”。在接下来的金融投资生涯中,他赚取了5亿美元的财富,成为华尔街上靠研究理论而白手起家的神话人物。这个人名字叫威廉·江思,现在,他的理论被译成了十几种文字,成为世界各地金融领域的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
与自己比较胜过与别人比较
有时候你闷闷不乐,认为上帝偏心。
有些人生来在大富大贵之家,有些人天生丽质容颜秒杀一群人,有人出生书香世家得到最优质的教育资源。而自己呢?你想想自己,一无所有,越比较越伤心……
如果世界上每个人每件事物一直都处于比较之中,这个世界会可爱吗?
溪流有溪流的清澈,大河有大河的豪迈,深海有深海的深邃,这地球不会因为深海的存在就可以去掉一切江河湖沟,人也是这样的,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模一样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色与价值,如果我们老是将目光放出去,满眼看到的都是别人的好与自己的不堪,再收回目光时顾影自怜,想到的都是自己不如人,上天不公平,对人羡慕嫉妒恨,这样总是在琐碎的负面情绪里度过,而本身优秀的人又一直在努力,拉开的距离干脆越来越大,你也永远都跟不上了。
人,为什么总要去和别人比较呢?那些没完没了的比较真的有意义吗?父母比较别人家的孩子,妻子比较别人家的老公,老师比较别的班级的学生,女朋友比较别人家的男朋友……这些比较的出发点是爱,是希望更加完美,但酿成的结果却是更多的矛盾与恨。最后导致,孩子跟父母抵触反抗,老公情愿加班也不愿意回家面对唠叨,学生觉得自己成绩不如邻班的小明理所当然,男朋友也受不了暗中盘算什么时候干脆分手了算了。
上帝没有偏心。
每个人自己,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人的大脑,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除了天生的,所有后天的智慧、财富、思维方式、只要一个人肯学习,什么都能改变。
任何别人可以获得的,对你,也绝不例外,你也可以争取去获得,让那些美好的东西成为自己身上一部分。只是,你准备好了么?
你整天在忙着和别人比较,有和自己比较吗?
今天的你是不是比昨天的你进步了?明天的你将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你有目标有决心有行动力有每天坚持不懈地努力与积累吗?如果你什么也没有,那么你有什么资格成天抱怨别人获得比你多过得比你好?
这世界上有许多人,我们看到的好都是表面的,有些人用名牌不过是在伪装自己,有些人看似人缘很好其实只是喜欢往人堆里扎,有些人日子潇洒天天酒肉其实只是用酒精麻醉自己,只是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不愿意承认自己的不好,而有些人看不得别人的好,还有些人喜欢幸灾乐祸。如果你不努力,一味在比较和自卑里过日子,最后你为了让自己活得自信一点,也许会变成最讨厌的那类人——看不得别人好,喜欢幸灾乐祸。
有一位女性说她三十岁时要走在大街上让所有女人都羡慕,必须活出“御姐”的气势。她只是这样想,成天睡大觉,在网上翻看那些气场看起来强大长得美艳动人的照片,时间长了自己仍然没有变化,甚至变得更差了,她自卑起来。有一天,她看到一些励志的话语,又“醒悟”,同意不管什么样的人生都是精彩的,人们要承认自己的平凡。她接受了平庸的正在发胖老去的自己,但心里念念不忘曾经内心最渴望成为的哪一个理想中的自己,在现实里遇见这样的人,她不再自卑了,换之吹毛求疵好为人师,各种点评或打压。其实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变成了看不到别人好和喜欢幸灾乐祸这一类人。
如果她将时间用来修炼自己,与自己比较,早该是另一番状态了吧?
那么多人眼看着别人都过得那么好,别人都享受着自己渴望的那一种状态,空空地比较了这么多年,越比较越难受,却从来不付出努力。最后心甘情愿承认了平凡,又莫名其妙地在平凡中自信起来,但膨胀的自信没有底气做支撑,因此干脆靠打压优秀者来获得心理安慰,多么可惜——其实天上其实每天都掉下馅饼,每个人都有机会接到,但是有些人从不准备,从不努力,即使有天馅饼掉下来,她也接不到。
这里的馅饼就是指代机会。
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只是又有太多人认为,同样的机会少,需要竞争,竞争就必须比较,比较多了,不知不觉变成斤斤计较的人,也是情有可原没有办法的事情。
然而,真正的成功都是孤独的。这孤独不是通过与别人比较得来的,而是专心专一做好自己的事情,一直积累,一直前进,直到推到成功的峰头。
有个记者访问世界最大的连锁旅馆总裁:“你十四岁就辍学出来工作,在酒店里当侍应生、洗碟子、收餐具,但你却一步一步爬到这个地位,而过去和你一起工作的人,可能还在小饭店里洗碟子、收餐具——当时你知道你会和他们差距这么远吗?”
这位总裁说:“我不知道,我真的不知道,老实说,在我往上爬的路上,我真的没看到其他的人。”
他只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每天与自己比较,今天的任务顺利完成了吗?明天还有什么事情要走?离目标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