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年轻人精力旺盛,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你们不懂,这根本不是年轻不年轻的问题,关键是小李同志拥有坚韧不拔的优秀品质!心里装的全是国家和社会!把他个人放在最后边!”
“就是,不像某些人,平时不认真干活,满脑子就是生意和主义。”
“你就直说是易中海就得了,掩饰什么?”
“嘿,我可没有这么说啊,别造谣,我哪有脸指责八级工啊?”
“没事,他已经成了临时工了,不用怕他。”
“……”
……
钳工一车间。
傍晚时分。
四九城广播中响起整点报时。
又到了快下班的时候。
这时郭大撇子前来李为军的工位,取出测量工具抽查零件质量。
测量后,他拿出技术参数表对照。
之后他又粗略地估算了一下数量,顿时喜笑颜开。
“李为军,你真了不得啊!
你一天做出的合格零件,顶得上易中海平时两三天的工作量,而且质量也比他的好。
照这么下去,要不了多久就能赶上工期进度了。”
周围的车间工人们也是啧啧称奇。
“光顾得跟你们吹牛了,没注意到李为军竟然做了这么多工件!”
“都顶得上易中海两三天的量了……
这说明以前易中海就是在磨洋工啊,根本没有努力工作。”
“你可真不会说话,那明明是李为军效率高!别踩一捧一啊。
易师傅就算成了临时工,八级钳工的技术还在。
要是让他听见你说的话,少不了给你穿小鞋。”
“还别说,这事儿易中海还真干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