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有吸引人的气度,包括有饱满的情绪,诚恳的态度,热情的气氛和幽默的语调。
说话要准确
适当地运用语句,是先从心中的酝酿开始的。当然,除思想观点正确、思维严密有序外,首先要正确理解语句的含义。但是,有时你本身使用的语句是正确的,也可能造成误解。这是为什么呢?
其一是你出现“口误”。由于环境的干扰、精力的分散,会造成这样想那样说的情况。
其二是倾听的一方由于理解上出了问题,没能正确领会你的含义,因而出现语言误会。
当出现上述情况时,请不要在咬文嚼字上兜圈,说者和听者都要抱着宽容的态度,重新再交流一次,遇到重要问题,听者还应把说者的话重复一遍,以检验是否有错误的理解。
语句的准确,不能单从语法的意义去理解。说话是离不开环境和对象的,如何使语句恰如其分地表现此时此刻你的思想,往往有更高的要求。
话要说得准确,还包括要说的得体。如有些人爱加重语气,每次说的都是“真话”、“非常重要”的消息、“最动听的故事”,等等,常用“最”、“极”“非常”、“无限”之类的字眼,显得非常平庸,到真的有值得称“最”的时候,就无法表示了。因此,说话者不仅要考虑主观方面的要求,还要兼顾到客观方面的要求,只有两者统一了,才会使表达的效果更好。
1.如何选择话题
要想练就好的社交口才,还应该在其他方面有所注意的,首先就是如何选择话题了,在社交场合,如果你所讲的话题不合大家的口味,那么就算你再有口才,别人也不会听你的。
如何选择话题呢?最普遍的误解是,以为那些不平凡的事件才值得谈。有人与朋友见了面想开口的时候,总想在脑子里苦苦思索,企图找一些怪诞的奇闻、惊心的事件或者刺激性的新闻当话题。
可是,要知道,这样的话题毕竟是不多的。
其实,人们除了爱听一些奇闻外,更多的是爱听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普通的话题。
还有一个误解,就是认为必须谈一些深奥的、能显示学问的话题,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但这类问题,即使准备充分,一般也很难找到知己。
因此,对话题的选择。大可不必作茧自缚。在这方面,国外许多保险公司业务员的做法和经验有许多值得借鉴。
他们在开展工作时,有一个必须尊奉的准则:若想与顾客交易,先要学会面对任何人都能开口说话的胆量和本事。
美国俄亥俄州一家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安德生说:“从事我们这一行工作,每个人都想和别人取得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但是有些人彼此面对面,却不知道如何寻找话题。其实,只要有心与别人接触,话题实在多得唾手可得。”
不错,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中,身边所看到,听到,感受到得事件都是很好的话题。
但是,有一些话题你却必须小心避免:
第一,不要对你不知道的事情冒充内行;
第二,不要向陌生人夸耀你的成绩,诸如个人成就,富有程度等;
第三,不要在公共场合去议论朋友的失败、缺陷和隐私;
第四,不要谈容易引起争执的话题;
第五,不要到处诉苦和发牢骚。
2.如何开场白
知道以上的话题的选择后,那么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进行话题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开场白的选择。
第一句往往是最难的,往往又是最重要的。因为你若说得不好,可能会给对方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从而打消了与你继续交谈的兴致。
以下几种开头方法可供你参考:
第一,说些幽默、有趣的事情,使对方心情放松。
第二,引起对方的好奇心。
第三,先扼要提出问题的要点。
第四,先把一些非凡事件的结果说出来,使听者想知道这件事的经过情形,从而引起听者的好奇心。
第五,先提出一个问题,请对方帮助你共同思考,在取得共同认识的基础上,再进一步发挥你的话题。
第六,说一些与听者切肤相关的话。
3.不要用重复的字眼
在展开话题之后,要注意的是说话的语气和词语的运用了,记住不要用重复的字眼。话未说出口时,先在脑海里打好一个腹稿,然后根据这个腹稿叙述出来以免表达不流畅。
最重要的是,说话时,字句不可经常叠用。“为什么”一语,用一次就够了,有些人却偏爱说:“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答应别人某件事时,最多说两个“好”,如说成“好好好好好好”,那就不精炼了。叠句的使用是为了引人注意,起一种强调的作用,所以,非必要时,这种语句还是少说为佳。
还有些人,由于词汇贫乏,以致把本来可以丰富的表述,简单化了。如某些人喜欢用“伟大”这个词,于是,他的话中什么都“伟大”起来。“你太伟大了”,“这出戏真是伟大”,“我见到一个伟大的场面”,“吃了一顿伟大的午餐”等等。某些字眼不分场合地重复使用,使你的表述显得呆板、拖沓,明智的做法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来变化。
还有一些近乎口头禅似的字眼,也是不可多用或重叠使用的。如:“那个……那个……”、“基本上……”、“反正”、“就是说……”这类没有意义的口头禅是思维出现障碍时用来填空的,目的是引出后面的话。
与口头禅类似的,还有诸如“自然啦”、“当然啦”、“坦白地说”、“老实说”、“你明白了吗”、“你说是不是”这一类不必要的话,都造成语句芜杂的现象。苏格拉底曾说:“别说‘我想’,而说‘你想’呢?”他提醒人们千万不要在表述中“我”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