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民国大文豪有哪些人 > 第259章 李举人的决定(第1页)

第259章 李举人的决定(第1页)

李斯年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大哥给打断了。

李斯盛目瞪口呆地看着弟弟,自己这个做大哥的还没说啥,他这个不省心的弟弟,倒是替大家做了决定,还把家中的每个人都给安排得明明白白的,简直是反了天了。

他连忙制止了李斯年的话,语气严厉地说道:“胡闹!这么大的事情,哪能像你说的那般儿戏!”

以前在家族里面,李斯年最怕的就是大哥,但是现在他却毫不示弱,竟然与之争辩起来。

作为新晋的“国际问题专家”,李斯年引经据典,条理清晰,让李斯盛一时之间竟有些词穷。

无奈之下,李斯盛只好拿出了大哥的威严,来对弟弟进行压制。

坐在一旁的李举人并未理会兄弟二人的争吵。

他转头看向了李家的第三代——李源顺,语气平和地问道:“源顺啊,你也已经成家立业了,应该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了。对于这件事,你怎么看呢?”

李源顺原本以为这种关系到家族未来走向的大事,自己被叫来旁听,纯粹就是来打酱油的,自己听着三位长辈的招呼就行了,没想到祖父会突然问向自己。

他看了看面色严肃的父亲,又看了看目光中满是期待的小叔,一时间,内心中充满了犹豫和挣扎。

半晌之后,他才终于鼓足了勇气说道:“我认为小叔说得对。

现在,我所接触的周围那些年轻人,都是心向革命,他们对于军阀政府已经失望透顶。

很多人都愿意为革命尽一份绵薄之力,哪怕是从最小的事情做起。

但是,小叔的观点似乎又过于激进了一些。

为了家族长远稳定地发展,我们不能轻易地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条未知的道路上。

更何况,父亲如今已经是身居高位,这么多年经营下来,在苏浙两省门生故旧无数,这份深厚的人脉与根基,岂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若让父亲突然转到一个新的、毫无基础的地方,其发展前景也未必会比现在更好。”

李斯盛闻言,心中不禁一凛,他怔怔地望着儿子李源顺,仿佛在看一个陌生人。

这还是那个平日里被自己呼来喝去的儿子吗?

今天的家族会议,让李斯盛这个李家下一代的掌权者,对家族中的两位成员有了全新的认识。

那个曾经在出国前还对自己充满敬畏的弟弟,回国后竟然大变样了,能够自信满满的在自己面前侃侃而谈。

而结婚后的李斯年,再经过半年的职场历练,在今天终于扛起了反抗的大旗,在决定家族未来的大事上面竟然能够与自己争论不休。

更令人惊奇的是,一直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儿子,竟然也可以在这样重要的事情上面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说的还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听完三个晚辈的观点之后,李举人陷入了片刻的沉思,似乎在权衡着某个重大的决定。

最终,他缓缓开口,语气中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斯盛、斯年,我看你们两个还没有源顺这孩子看得长远、考虑得周到。

你们两个,一个过于迂腐保守,无法跟上这个时代急剧变化的步伐,守成有余,而进取不足;

另一个则显得过于急躁,做事只关注局部,而忽视了全局,多读了几本书就以为自己真的比所有人都看得更长远了。

革命之路虽然充满了艰难险阻,但它同样是我们为国家的前途、为家族的未来争取机遇的重要途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