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螳螂刀抗衰多少钱一次 > 第二百零九章 题忠武侯(第2页)

第二百零九章 题忠武侯(第2页)

待笑声停止,他抬起左手,用手掌狠狠揉了揉自己那长长的马脸,接着收掌握拳,往下敲了一下案板。点点墨汁飞溅间,他右手提笔,在答卷上笔走龙蛇写下七个大字:

“奉先生以从大势”!

写完标题,罗横思索片刻,便深吸一口气,继续动起笔来:

今天下英雄,惟先生耳!

然,疑有奸臣窃命,令天子引喻失义,双目蒙尘,竟取不义之兵,行舍本逐末之事!

外霸两国,内不亲贤,遂用猖蹶,功业不建,长此以往,必将磋跎岁月,由盛及衰,此乃逆天时之举也!

何其短智也!

若不度德量力,开张圣听,恢纳海之气,挽信于先生,恐不日大唐将颓,大厦将倾,英雄震怒,为之晚矣!

呜呼!

诏令且明曰,乾坤一统,不在凶谋,重在命承于天!

若有朝一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敢问计将安出?

疏远贤能,逆天为之,虽百万众不能成也!

听奉贤能,顺天从势,虽微亦以寡敌众也!

荆州北据天国,东连仙国,西通魔国,乃武昌之地,当以此为要,广积粮,缓扩张,大势傍,无可挡。

谏,即日意转心回,正衣冠心诚忏悔,著于先生,揽贤以迎天授,何愁八方不朝乎?

诚如是,则霸业可成,乾坤一统矣。

刚写完最后一个字,罗横猛地一卷卷轴,遮住了即将从纸面爆发而出的气息。

“呵,不知道阅卷之人是不是要吓死?李元启能否醒悟?不管了,该说的,不该说的,我都说了,作为大唐子民,我已仁至义尽。至于能否把握住机遇,把握住那一线生机哎,看他的造化了。”罗横低叹一声,轻轻阖上眼皮,开始闭目养神起来。

在此方凡界,因为《诗经》的缘故,诗词歌赋一直是历届考试的重中之重。如果诗赋特别优秀,哪怕其他科目一塌糊涂,也不是不可能破格录取。

当然,决定权还在考官。

罗横之所以把诗赋放在最后,就是为了心无旁骛,让他可以全神贯注,全身心对待。

没错,他打算将文举绝大部分时间,绝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作诗当中。一篇不行,写两篇,两篇不行三篇,三篇不行就十篇,百篇!

他就不信了,以他的才华,这样还引动不了《诗经》!

因为是用黄流玉瓒笔作答,刚才那篇策论意义深远,耗费了他不少精力,于是便闭目养神,等状态恢复至最佳。

近几日湘城并未下雪,却刮起了北风。不少考生,尤其那些答不出题的考生,此时坐在号舍内直打哆嗦,感觉那盆炭火形同虚设,浑身上下都拔凉拔凉的。

地上铺着九娘准备好的貂绒毯子。哪怕罗横早已不惧寒冷,坐在其上,心中也暖洋洋的。当他睁开眼睛,正好透过小窗看到外面的景象,不由得“咦”了一声。

“下雪了啊。”

只见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下来,如柳絮一般,在号舍的窗户上挂了一层白色的“窗帘”。

罗横看了一会雪景,觉得身体恢复得差不多了,拿出扫帚,簸箕,抹布,将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又从储物戒里取出脸盆、脸巾、热水和豆粉,细细洗漱后,起身正好衣冠,对着院内先师雕塑的方向虔诚地磕了三个响头。

做完这一切,他才小心翼翼地翻开先前一直忍住不看的诗赋题。

四个大字映入眼帘:题忠武侯。

“咦,李元启想赢想疯了,这是想要效仿昭烈帝,从天下士子中寻找卧龙?

有眼无珠!

万年难遇的先生,摆在眼前不珍惜,居然幻想再来一位诸葛亮!就算武侯复生又如何,就算你是刘备在世又怎样,当年他们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

罢了,题忠武侯就题忠武侯吧,他也是我万分敬佩之人。”

想到这里,罗横摊开草稿纸,将忠武侯的生平事迹在脑海里过了三遍,认真构思后,下笔道:

汉道昔云季,群雄方战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