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胡雪岩传奇电视剧 > 第17章 拨开迷雾 收服人心皆欢喜(第1页)

第17章 拨开迷雾 收服人心皆欢喜(第1页)

王有龄步入仕途后得胡雪岩支持,真可谓百事遂顺、心想事成。但正当他春风得意的时候,却接手了一件意想不到的案子。

新城有个和尚,公然聚众抗粮,抚台黄宗汉行文到湖州府,要王有龄带兵剿办。王有龄找来属下商量。知府所辖各县令、候补知县、府中师爷、捕头、幕僚等,齐齐聚了一堂,王有龄把巡抚衙门的公文宣读一遍后,请大家各抒己见。众人对巡抚公文都随声附和,认为对待乱民非要痛剿不可,不但要杀其本人还要灭门,更有荒唐者说要制造一片无人区,以后可当做猎场,府内官员闲暇之时,可到猎场游猎。

在候补知县里有个叫嵇鹤龄的,站出来反对。他主张“先抚后剿”,他说新城一带地方,向来民风强悍,吃软不吃硬,如果带兵去剿,很有可能会激起民变,到那时,朝廷怪罪下来,可是掉脑袋之罪了。王有龄见一时不能有结果,就宣布暂议至此。众僚属散去。王有龄留下胡雪岩,在花厅饮酒之际,介绍嵇鹤龄说:“这个人向来为人恃才傲物,不愿替别人去做这送命的差使。尽管嵇鹤龄家中穷得叮当响,可是他从来不谈钱,不哭穷。”

胡雪岩说:“嵇鹤龄是一个有用之士,在你的众多僚属中,此人出类拔萃。待明日我去说动他,为你所用。

第二天,胡雪岩得知嵇鹤龄新近亡妻,于是胡雪岩穿上青布袍褂,坐上轿子,带上几名随从,径直前往拜访。胡雪岩找到嵇鹤龄的家门,并不说任何事,只是声称前来拜祭亡人,要嵇鹤龄出见。无奈一向自傲的嵇鹤龄以素昧平生为由,拒不出见。站在庭院里的胡雪岩见到院中冷清,并无一个亲友拜祭之人。胡雪岩苦笑一下,想起一句书上的话:“水至清则无鱼。”嵇鹤龄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对于他的到来,会采取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所以他准备了应对策略。只见胡雪岩款步走到灵堂前,捧起家人刚才点燃的香,毕恭毕敬地向亡人的灵牌行起礼来。这一招果然够厉害的,因为依照旧时丧葬礼仪,客人至灵堂行礼,主人必须还之以礼。嵇鹤龄无奈只好出来还礼,邀请胡雪岩入室相坐。

待一坐下来,就尽听胡雪岩说话了,胡雪岩摇动三寸不乱之舌,说了一阵恭维、敬佩之类的话。嵇鹤龄听了这些话,清高的傲气顿时就消减了一半。”嵇兄,还有点小东西,是王有龄大人托我面交给你的,请笑纳。”说着,胡雪岩从衣服里掏出了个信封,递了过去。

嵇鹤龄接过信封,掏出来一看,原来里面是写有自己名字的一叠借据和当票底根,只是上面盖着“注销”的印戳,或写着“作废”二字,不是废纸,又是什么呢?原来这些票据都是胡雪岩把嵇鹤龄原来的借条、当票取出来的。胡雪岩又说:“派去抽取票据的差人,说是您府上的,是您派去赎票的。”

嵇鹤龄被胡雪岩一番真诚的言谈和举动所打动,言语之间也就缓和下来了。

嵇鹤龄知道胡雪岩是王有龄所倚重的人,刚刚见到他时还心存戒备。但在胡雪岩这一番事情做完之后,不仅起初的戒备防范之心尽数解除,相反还对胡雪岩体贴人情、待人以礼的为人处世方法由衷地佩服。

胡雪岩对嵇鹤龄的言谈举止,特别是嵇鹤龄对社会的洞明,人情的练达,都觉得很投缘,二人越唠越近,都觉得相见恨晚,于是二人决定结拜为金兰兄弟。胡雪岩还要为嵇鹤龄续弦,回去和妻子商量,把自己妻子的贴身丫鬟小芳介绍给嵇鹤龄当填房。嵇鹤龄说妻子新丧,他要为亡妻守制半年,再议续娶。二人都喝得脚步蹒跚才由下人扶着回去。

数日后,嵇鹤龄在王有龄的密切安排下,亲自奔赴新城安抚乱民,果然是不负众望,大功告成。嵇鹤龄协同新城地方绅士,设计擒获首犯,解送到杭州审讯法办。抚台黄宗汉出奏了保案,为有功人员请赏。事情至此,一个本来难解的问题终于成了皆大欢喜的局面。

由此可以看出,胡雪岩在整个事件中运用高明的手段收服了嵇鹤龄。他的做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感情上打动嵇鹤龄。嵇鹤龄丧妻未久,由于嵇鹤龄恃才傲物,除为数不多的几个气味相投的知己朋友之外,没有多少人前来吊唁,胡雪岩对他亡妻的真诚祭典,体现出对嵇鹤龄中年丧妻不幸的深刻同情,一下子就打动了他。

嵇鹤龄平息了这场内乱,避免了一场刀兵之灾,疏通了民意,尤其是赢得人心,王有龄作为地方长官,为他出了大力,自然万分高兴,派手下人送去纹银千两表示奖励。嵇鹤龄无论如何也不肯收,亲自把银票给王有龄送了回来。王有龄又非送不可,嵇鹤龄坚决不收,到后来眼看就要吵架了。刚好,胡雪岩从上海赶回来,嵇鹤龄对胡雪岩说:“我知道你跟雪公(王有龄)的交情非同一般,我跟你又是结拜兄弟,就看在这一层间接的渊源上,你看这事怎么办好?”

胡雪岩说:“两个字——收下。”

“那好,我只好听二弟的。”嵇鹤龄笑道。

王有龄用手点着嵇鹤龄,笑着说:“你这个书呆子!”

“鹤龄兄在取与舍之间,真是一丝不苟。”胡雪岩点点头,颇为赞同地对王有龄说:“我祝贺雪公有如此深明大义、豁达贤能的名士相佐,自然会百事随顺。”

王有龄说:“那是自然!不过鹤龄兄也不能老是屈尊我之下,如今抚台已经明奏朝‘廷,不日就要升迁去了。”

胡雪岩凑过来说:“鹤龄兄补缺的事可是大事,雪公说过,补实缺的事,包在他身上,现在怎么样了?”

“这件事说起来,真是有些气人。”嵇鹤龄急忙之中又加了一句,“不过,雪公对我的情意那是没说的。他先保我署理归安县,黄抚台不肯,又保我接雪公的海运局,黄抚台也不肯,说是要等‘保案’下来再说。”

依照当时的惯例,或是地方上发生一起大案子,或是出兵剿匪,或是大规模河工,或是赈济、漕运等大事,一经办妥后,督抚等地方官员向朝廷出奏时,照例可以为有功人员请奖,称为“保案”。保案又有“明保”和“密保”之分,自然是密保值钱。

“黄抚台只给了我一个明保,反而雪公倒是密保……”

“这太不公平了。”胡雪岩愤然打断他的话说道,“莫非其中有鬼?”

“咳!”嵇鹤龄一拍大腿,“真正机灵不过你!日前黄抚台的手下一文案,向我要两千两银子。我也弄不清这银子是他自己要,还是替抚台要。反正别说我拿不出,就是拿出来,也不能塞这个狗洞。”

“那么,雪公怎么说呢?”

“雪公根本不知道,我也没告诉他。”嵇鹤龄淡淡地说,“我跟他说了他一定能够为我出这两千两银子,但我何必再欠他一个人情?”官场中像嵇鹤龄这样耿直的人,实在不多见。胡雪岩不由得对他肃然起敬。嵇鹤龄可以这么想,自己却不能不管。一定要设法帮助嵇鹤龄把海运局的差使拿下来,哪怕“塞狗洞”也只好先塞了再说。”嵇兄!”胡雪岩诚恳地说,“这件事你不必管了,雪公必有个交待,等我来跟他说。”

哪里想到胡雪岩一见到王有龄,还没有开口,王有龄便向他开始诉苦道:“雪岩,为嵇鹤龄这件事,我睡觉都不安生。我正等你商量。黄抚台不知打的什么主意?”于是,就把前后几次为嵇鹤龄的事跟黄宗汉打交道的经过,告诉了胡雪岩。先是请示,没有明确答复,便改为保荐,依旧不得要领,只好据理力争,可至今还是弄不清里面有什么鬼名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