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七侠七剑 > 第4章 偷袭(第2页)

第4章 偷袭(第2页)

张金花道:“我们暂时没有暴露,文广和金花亦没铸成大错,我们同夏军打仗,正是用人之际,故暂不罚你们,只是若你们不听教诲,下次还敢如此,就别怪为娘不护着你们了。”

杨文广给佘太君和张金花叩首,只是杨金花似乎有些不服气。张金花在一旁直叹气。

佘太君道:“元帅,我们是否再调些兵来?”

张金花问道:“我们还有多少人马?”

这时孟怀源来报:“元帅,留在村中的士兵还有四百人。”

张金花沉吟片刻,答道:“四百人足矣。夏寇欲于谷外行偷袭之事,他们兵众粮丰,又据高地之利,宋兵在谷外实处劣势。倘若再调兵入谷,恐排风她们难以支撑。

孟怀源问道:“元帅,束天郎在村子里屯了不少粮食,我们该如何处置?”

张金花道:“这些粮食都是村民的,分给他们吧。”

孟怀源道:“可是。。。”

张金花立刻打断他的话,说道:“我们不能像夏寇那样,取百姓的粮食。金山村并不富裕,我们带的粮草够三日之用,今夜你们就随我上山。”

佘太君道:“宗保的武功高强,尚且遭到夏人暗算,我们这群妇孺如何和夏人抗衡?”

张金花道:“我自有办法。”

接着,她命人把屋外夏人的盔甲都脱下来,叫宋兵穿上,扮作夏人的样子。

过了酉时,金山村村民帮杨家将准备了食物和登山的工具,张金花带领佘太君及四百精兵自金山笼西陲,攀岩而登。

此地山势峻极,峰峦如剑,峭壁千仞,怪石嶙峋,岩壁上鲜有林木,亦无可攀援握持之物。然则一旁有个小吊篮,是为村民上山樵采狩猎所设,可载人升至半山腰。这个吊篮每次至多承载二人,欲将四百人运至山腰,实非易事。

张金花道:“我先带几人爬上山,太婆婆您作吊篮上去吧。”说着她点了五十名精壮士兵,以兵器为助,腰间系以绳索,缓缓而上,蹑步攀援??。

一个时辰之后,宋兵均已攀至山腰,此地颇为宽敞,但不远及山顶一半路程,张金花遂将佘太君搀扶到一旁稍作休憩,伺机以窥夏兵动向。此时,焦廷贵言道:“此地我很熟,前行不远处有一座吊桥,桥畔有一株古松,昔日杨元帅正是在此遭夏寇所窥,不幸罹难的。”?

张金花道:“此处不高,见前方有广袤平地,环绕四周,视野开阔。夏兵若于此扎营,既可瞰视山下的动静,又有较大活动的地方,其大本营所在恐去此不远了。”

果然见远处有一片火光,张金花带着一众宋兵依附在岩壁上小心前行,走到一处大松树下,张金花见树皮已被剥落,上面写用血写着‘誓死把敌平’几个大字,在一旁写着‘征西大元帅杨宗保题’

张金花寻杨宗保的尸首,周遭皆遍,然未得其踪。恐已被被夏军掷于山崖之下,又或为野兽所叼去。想到此处,张金花心如刀绞,眼前骤黑,旋即晕厥,不省人事。

过了许久,张金花慢慢睁开眼睛,见几名女将围在她身旁,佘太君在给她喂水。张金花坐了起来,说道:“太婆婆,又叫你担心了。”

说着她又哭起来。杨文广和杨金花也跟着哭起来,杨文广道:“我这就去杀光夏人,为我爹报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张金花拦住他,说道:“你若真想为你爹报仇,就听指挥。现在夏兵在前面巡逻,我和孟怀源与焦廷贵做先锋,你们看我的手势,见机行事。”

孟怀源与焦廷贵两人领命,与张金花悄悄走到吊桥旁,那个巡逻的夏兵见有人向他走来,这些人穿着夏兵的盔甲,便向他们问道:“你们是哪个营的?”

张金花上前,压低嗓音,扮男子音,高声疾呼。其言及跟随束大将军之事,又述杨家数名小将闯入谷中,滋事生非,终被大将军手起刀落,毙于刀下。又称受大将军之遣,前来向殷元帅禀告此番军情,以明原委。

巡逻兵道:“杨家不知深浅,现在殷元帅已派兵从后山坡道下山,去后面偷袭宋兵了,怕是过不了今晚,杨家和宋兵就都归西啦。”

夏兵此番言语实属在张金花意料之中,她问道:“殷元帅可在营中?”

夏兵叫道:“元帅已同李将军去会杨家将了,你们可前去营中休息。”

张金花走近巡逻兵,他见这人长得女子像,后面两个汉子虽身着夏人盔甲,但绝不像是夏人长相,便大惊道:“你。。。你们到底是谁?”

张金花疾步上前,抢至那巡逻兵身后。她自怀中取出一把利刀,手起刀落,从其脖颈处一抹而过。刹那间,鲜血如注,喷溅而出。那巡逻兵猝不及防,便一命呜呼,身躯僵硬地倒下,自桥上翻滚着摔落至山崖下。

张金花挥舞手臂,佘太君看到她起了信号,便命宋兵跟着上前,张金花道:“山上夏兵全下山偷袭宋兵去了,山上只留着几个巡逻的,已不成气候。”

佘太君与张金花商议既定,遂领四百精锐宋兵,兵分两路,悄然向夏营逼近。果然如张金花所言,殷奇已带兵下山,此时正宜行事。于是,两路兵马同时发动,扑向夏营。

夏兵猝不及防,顿时陷入混乱。山上刀光剑影交错,寒光闪闪,杀声震天动地,响彻云霄。宋兵们士气高昂,不过半个时辰,夏兵已被杀得七零八落,横尸遍野。

喜欢七侠情缘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七侠情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