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大秦废物皇子 > 第123章(第1页)

第123章(第1页)

第123章

“继续说!”

赵凌本意就是先特许儒家之人前往郡县乡里传扬学说,救济百姓。

等着其他大臣来劝诫,如果没有,就让张良或者尉缭在朝堂之上提出来。

先起个头,后面慢慢完善。

赵凌之前是没想过扶苏会反对的,但扶苏提出异议,并且将重点都一一当着群臣的面说出,那当即解决更是再好不过。

孔鲋与淳于越等儒家门生已经被赵凌画下的大饼给冲昏了头脑,取上得中,若中也得不到,得下也是不错,总比什么都没有的好。

赵凌料定最后扶苏说完,他再提出诸多限制和条件,儒家也一定会同意。

其他势力见儒家同意,只要在郡县乡里立功德碑和将生平功绩上承皇帝这两件事不变,他们也一定会插上一脚。

目前一切都朝赵凌预计的方向在发展。

只是赵凌不知扶苏是否还能看得更加深远一点的问题。

扶苏要是说不出来,他就只能再把希望寄托在张良和尉缭身上,再不行,便只有等回去跟张良他们私下说好,让他们下次朝会提出来。

孔鲋已经彻底按捺不住了,连忙出言道:“陛下,儒家对大秦忠心耿耿,教化百姓,必告知其,此乃陛下之仁政,对陛下歌功颂德,万不可能造反。”

西文彦也站了出来:“陛下欲为往圣继绝学,臣等身为大秦臣子,受陛下恩惠,定不敢忘,救济百姓只为天下百姓不再过饥寒交迫的日子,百姓亦当对陛下感恩戴德,岂有造反之理?”

孔鲋是不想让扶苏继续再说下去了。

仅仅两条,分明已经动摇了赵凌的决心,若是让他继续说下去,那这条政令恐怕就要废掉了。

西文彦则是在揣摩赵凌的心思,他认为赵凌是下定决心要实施这条政令的,扶苏反对,那他必须及时站队,让赵凌的这条政令能够实施下去。

白祈和孟巍然也跟着站了出来:“西文彦常奉言之有理,陛下实施的是仁政,不可因扶苏一己之见而动摇。”

儒家和三大氏族难得站在了统一战线。

赵凌却是笑了笑,沉声道:“扶苏言之有理,诸位不妨让他说完。”

此言一出,孔鲋和西文彦等人也不敢再多说。

扶苏也是疑惑地看着赵凌,赵凌难道不是要对付他吗?

怎么感觉赵凌是站在他这边的?

他公然反对赵凌的政令,这无疑是对赵凌皇帝权威的质疑和打击。

赵凌竟然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发生?

话已至此,扶苏只能继续说道:“其三,士族门阀以及诸子百家争先恐后地救济百姓,给其钱财和粮食。”

“此会让百姓不劳而获,好逸恶劳,长期以往,何人还愿开荒垦地?”

“百姓都有钱财,钱币的价值也会降低。”

赵凌眼底闪过一丝异彩,扶苏当真是不简单啊,这问题他是想到过,但他在后世狩猎极广,见识也非当今绝大多数人可以比拟的。

扶苏竟然看到了这一点,真是叫人佩服。

说白了就是,相当于有钱人在政府的怂恿下散财散粮给百姓,如果穷人就能获得救济,那么谁又愿意辛勤地劳作?

等着发钱发粮不就完事了。

可能你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不如穷人躺着等救济来得多。

特别是当穷人都有了钱,又不劳作,钱币的价值就会失去意义,造成通货膨胀。

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经济危机,若是恶性循环下去,大秦的经济就会迅速崩塌。

扶苏的话说完,朝堂之上一阵议论纷纷。

有科农院的学子是跟着赵凌学经济学的,早就看出了这一点,他站起身来,对赵凌行了一礼,道:“陛下,臣以为,扶苏公子言之有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