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科举童子科 > 第254章(第1页)

第254章(第1页)

第254章

第二天一早,陈凡等人早早便洗漱好下了船。

一群人浩浩荡荡离开码头,立时吸引了不知多少目光。

“这些都是些开蒙的孩子,似是从海陵来的,他们来泰州干嘛?”

“干嘛?你还没听说吗?盐运衙门今年的讲会就在今日。照着往年的例,扬州、淮安的大小书院、社学都派了学童来,昨日我还看见淮安的四大书院学童,一齐坐了一艘大漕船来。”

“漕船?这大船?需得这般隆重?”

“人家淮安府是漕总衙门的驻地,拨个漕船来算什么?”

“扬州府呢?扬州府今年派了哪些书院来?”

“扬州府的甘泉书院、正谊书院都派了人来!”

“嘶!”那人听到这话顿时大吃一惊,“甘泉书院今年也派人来了?”

。。。。。。

陈凡带着学童们从这些人群中走过,自然也听到了这些话。

他在安定书院待过,当时自然也对这些省内“名校”多有耳闻。

所谓的淮安府“四大书院”指的是淮阴书院、临川书院、丽正书院和勺湖书院。

淮安因为是漕运总督驻节所在,又是徽商、盐商交易货物的节点,且是大运河漕运中转,向来有“南船北马”的美誉。

好的经济条件,自然造就了当地人文荟萃、文风昌盛。

这四大书院虽然不比天下闻明的白鹿洞、岳麓、东林等书院,但在南直也是赫赫有名。

尤其是临川书院,前朝还出过两位状元。

至于扬州的甘泉书院,又名崇雅书院、梅花书院,这甘泉书院就更厉害了,曾经与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书院、白鹿书院齐名。

历史上出过不少文坛领袖。

曾经有段时间,甘泉书院还曾改名为崇古学堂,就连当朝大理寺卿年少时都曾在崇古学堂内读过书。

淮州府与这两府相比就弱了许多。

首先在书院的数量上就只有安定书院一家。

其次安定书院出过的名人也没有多少。

只有胡源的祖上胡瑷最为有名,前朝皇帝曾经赐匾“经术造士”。

可奈何淮州府仅此一根独苗苗,不然也不会让整府的有名社学出人来凑数了。

“这么讲,好像我们弘毅塾竟然是来凑数的!”陈凡想到这,摸了摸鼻子。

凑数的就要有凑数的觉悟,陈凡带着孩子们吃了些扁食,便直奔安定书院找“正主儿”汇合去了。

再到安定书院的大门前,陈凡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一众从安定书院出走的学童眼中也露出久别重逢的神色。

门子还是那个门子,见到陈凡,下意识招呼道:“陈助讲,你来啦!”

随即他反应过来,恭敬站起,立在门边:“陈案首,小的,小的刚刚失礼了!”

陈凡笑了笑,心中没有窃喜,反倒是多了一丝物是人非的怅然。

听到消息的邱堂长很快便亲自迎了出来。

相比以前看着陈凡高高在上的他,此刻却欣喜中带着一丝敬佩。

“文瑞!”

陈凡抢上前去,躬身一揖:“堂长无恙?”

看到陈凡这番谦逊,邱堂长似乎才将印象中的陈凡和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文瑞,老山长还是眼光毒辣,当时便对我说过,陈文瑞将来必是人中龙凤。”

陈凡连道“不敢”,这种话听听也就算了,文化人之间更讲究“花花轿子众人抬”,最是好脸面,书院中负责杂务的堂长,最是长袖善舞。

“堂长过誉了,书院最近怎么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