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科举童子科 > 第120章(第1页)

第120章(第1页)

第120章

看着愤慨的陈凡,杨廷选面露难色。

好一会儿后,他似乎才下定决心道:“有些话,本官本不欲与你说,但你是知州薛大人荐来的,那我也不瞒你。。。。。。”

原来,前两天凤凰墩上的通扬塾钱夫子找到杨廷选,告了陈凡占用状元坊,坏了海陵文脉。

钱夫子乃凤凰墩上钱家二爷,名叫钱琦,生员功名,大哥钱裕在京中吏部担任吏部验封司主事一职。

钱家二爷钱琦今年已经五十三岁,早已绝了科举的念头,平日里只帮大哥打理家事。

十多年前他在凤凰墩办了个族学,初时本意只是教授族中子弟,但因为带出了几个秀才,故而名声大噪,一时间上门求学之人很多。

钱琦从中发现了商机,于是干脆从衙门这里申请将族学改为社学,从此做了塾师,专收蒙童、童生,以舌耕为业。

陈凡算是听懂了。

所谓同行是冤家,难怪这帮人来找事了,自己跟人家抢饭碗啦。

可是陈凡有些纳闷的是,一来,自己招收的只是一些苦哈哈的孩子,这些孩子一辈子也不可能有钱去那个什么通扬塾读书的,交不起束脩啊。

第二,自己办社学已经有些时日了,为何自己刚盖房子的时候不来找自己麻烦?偏挑这时候来?

“陈凡,泰州经会上,是不是江阴大儒洪夫子赞了你的文章?”杨廷选突然道。

陈凡恍然大悟,自己在泰州的事情肯定是传到了海陵。

这让通扬塾的那个钱琦产生了危机感。

杨廷选叹了口气为难道:“本官虽为一县父母,但做事也需谨言慎行,尤其是此事涉及乡愿,乡愿为贼,虽不耐,但亦不可视而不见也。”

“这样吧!”杨廷选道:“我与钱家等几家乡宦大户人家有些来往,看在薛知州的面上,我今晚摆上一桌,于你们说和吧!”

陈凡闻言,心下对杨廷选这个人多了些感激之情。

都说吏部的官儿在六部中高人一等,钱家那大哥是吏部验封司主事,从六品的京官,若是一般的县令哪里会管自己一个小小童生的生计死活,早就派差役把弘毅塾给拆了。

即使对方卖薛梦桐的面子,但帮忙划了块地皮,给了乐道银,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即使他此次不做什么,薛梦桐也不能怪到他的身上。

可人家还是愿意出面说和,这可是担着得罪钱家的风险的。

陈凡错身恭敬一揖道:“谢过县尊大人。”

。。。。。。

当晚,陈凡跟着杨廷选来到酒楼。

刚刚上楼,二楼就有个戴着四方平定巾,穿着道袍的老头笑眯眯地拱手迎了下来。

“老父母!钱某有失远迎,有失远迎。”老头看着杨廷选,目光压根没往陈凡身上瞧。

杨廷选担负着说和的任务,自然要给姓钱的三分薄面,他也拱拱手道:“刚玉公,好久不见,愈发矍铄了。”

老头哈哈一笑,伸手做了个请的姿势,引着杨廷选上楼。

甚至还专程落了半个身位,压着陈凡走在他的前面,陈凡心知肚明,这是老头故意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