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科举童子科 > 第116章(第1页)

第116章(第1页)

第116章

周三近此文,就是以陈凡一个穿越者的身份看来,都写得十分生动活泼。

八股文不是都是那种思想僵化、之乎者也读着脑袋就大的文章吗?

陈凡觉得,另一个世界的人对八股文章实在是太小瞧了。

比如周三近在描写孔子改换装束时“冠去其章甫,衣变其缝掖;长人而饰齐民之貌,怀玉而行被褐之权”。

这么一描写,读者立刻能够脑补孔子混迹于市民之中潜行的情景,栩栩如生。

一篇文章写得生动活泼却又能不失题旨之真的本领,陈凡不信对方就是个普通的生员,更不可能是个被岁考降为五等的差生。

陈凡想到这突然笑道:“尔德之文甚好,刚刚你问圣人为何遇宋桓司马选择微服逃走,文中的解释正是夫子想要给你的答案。”

卧槽,脸皮好厚,周三近都已经傻了,还特么能这么搞?

他黑着脸道:“那请教夫子,我的第二个问题还请夫子教我。”

还是逃不过去啊。

陈凡轻叹一声。

周三近的第二个问题,桓魋要杀孔子,直接就派人去杀了,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把孔子曾经待过地方的一棵树给砍了?

陈凡想了想后开口道:“春秋笔法,大而概之。”

“桓魋发现圣人在树下讲学,所以派人先去砍了那棵树。”

“在你看来,那是一棵树,但在我看来,那是一片森林。”

周三近懵了,什么意思?这夫子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

陈凡解释道:“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中军礼便是田猎和兵法之制。”

“圣人当年率领弟子周游列国,一路凶险无比,若是不懂兵法,早已亡身殒命。”

“故而若当年在宋国,圣人知道桓魋要对自己不利,所以在森林边故布疑阵。”

“桓魋凶且蠢,被圣人躲入林中遍寻不着,故怒而伐木,企图找到圣人一行。”

“你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

周三近听到这怔怔地看着陈凡,半晌说不出话来。

记录孔子当年发生的事情,在儒家典籍中都是简单描述。

陈凡发挥想象,把孔子设想为一名超绝的兵家,利用地形跟桓魋周旋。

这还真不失当年之事的一种可能。

没有资料佐证,所以周三近也无法辩驳。

更何况陈凡的设想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有理有据。

在那个年代,孔子等人轻车简行,自然可以钻林子,但各国的军队当时大多都为车兵,想要追上孔子一行人,只能下车步行。

可在漫漫密林中跟孔子一行人捉迷藏,那不是跟大海捞针一样?

所以最后桓魋知道追不上孔子等人了,便砍了孔子故布疑阵时讲课的那颗树用来泄愤。

。。。。。。

放课后,陈凡将一众孩童全都放走,只留下周三近。

“尔德兄,你不是发社生员吧?”陈凡笑着看着对方。

周三近瞥了一眼陈凡道:“何以见得?”

“彼桓子者,摩厉以须,政盱衡一峨冠博带之孔丘而剚之刃,而孔丘则已过宋矣。”

(剚,zì,动词,用刀刺入的意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