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即是一种快乐,快乐是人生的主题。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以饱满的热情去对生活,就能快乐度过每一天。
快乐是一种心境
你活得快不快乐,重要的是你是否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欣赏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迥然有异,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
如果把一个面包圈放在你面前,你会先看到面包还是先看到里面的圈呢?
乐观的人注意的是整个面包,而悲观的人注意的是面包圈中间的那个洞。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和情绪,就像变幻的天气。当你觉得悲观失望的时候,你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处在一片阴霾之中;但如果你选择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你的生命中就会一直充满阳光。
苏格拉底单身时,和几个朋友一起住在一间七八平方米的小屋里。生活非常不便,但他一天到晚总是乐呵呵的。有人问:那么多人挤在一起,连转个身都困难,你有什么可乐的?苏格拉底说:朋友们在一块儿,随时都可以交换思想,交流感情,这难道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儿吗?过了一段时间,朋友们一个个相继成家,先后搬了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苏格拉底一个人,但是每天他仍然很快活。那人又问: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什么好高兴的?我有很多书啊!一本书就是一个老师,和这么多老师在一起,时时刻刻都可以向它们请教,这怎能不令人高兴呢?几年后,苏格拉底也成了家,搬进了一座大楼里。这座大楼有七层,他的家在最底层。底层在这座楼里环境是最差的,上面老是往下面泼污水,丢死老鼠、破鞋子、臭袜子和杂七杂八的脏东西。苏格拉底还是一副自得其乐的样子。
那人又好奇地问:你住这样的房间,也感到高兴吗?是呀,你不知道住一楼有多少妙处啊!进门就是家,不用爬楼梯;搬东西方便,不必花很大的劲儿;朋友来访容易,用不着一层楼一层楼地去叩门询问……特别让我满意的是,可以在空地上养一丛一丛的花,种一畦一畦的菜。这些乐趣呀,数之不尽啊!苏格拉底情不自禁地说。
过了一年,苏格拉底把一层的房间让给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家有一个偏瘫的老人,上下楼很不方便。苏格拉底搬到了楼房的最高层,可是每天他仍是快快乐乐的。那人揶揄地问:苏格拉底先生,住七层楼是不是也有许多好处呀!苏格拉底说:是啊,好处可真不少呢!仅举几例吧:每天上下几次,有利于身体健康;光线好,看书写文章不伤眼睛;没有人在头顶干扰,白天黑夜都非常安静。
后来,那人遇到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问道:你的老师总是那么快快乐乐,可我却感到,他每次所处的环境并不那么好呀,柏拉图说:决定一个人心情的,不是在于环境,而在于心境。
任何对客观环境的不满和怨天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去面对,才是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你活得快不快乐,重要的是你是否欣赏自己,肯定自己。欣赏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迥然有异,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
一个人前往韩国庆州的石窟寺观佛。他站在佛像前看了许久,既没有感到佛的慈悲之像,也没有庄严肃穆之感。
正在他苦思冥想原因之时,寺中的住持走近对他说:施主,你应当跪在佛像正前方的位置,才能得到他的精神。这不是让你膜拜,而是佛像的雕塑者是站在求神者的位置设想之后才建的。当你跪着看的时候,佛的下垂的眼睑会让你觉得是俯视的慈晖。
那个人照此做了。果然如住持所说,艺术品的欣赏要站在某个特定的角度或距离才可以获得十足的神韵,那我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不更应如此吗欣赏的角度不同,所得到的感受也迥然有异,或晴空万里或乌云密布,全在于你个人的选择!
只有站好位置,选取最佳的角度,你才会发现美丽的所在。每一个人都是别人无法取代的绝对存在,有自己的特殊价值。每个人都应该喜欢自己,善待自己,这样才会快乐,才会有成绩。
快乐是一种给予
一笔捐款、一个亲吻、一次拥抱、一个微笑、一次握手都能给人快乐,给己快乐。快乐传播需要你的给予,予人乐即予己乐,生命中你笑脸迎人,别人也会笑脸相迎,这样你就活在快乐的围绕之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有人常说:“快乐在哪里?我从没有快乐过。”其实快乐无处不在,给予就是快乐的。如果在别人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你给予他一点点帮助,你会感到很快乐,因为你帮助了他,使他摆脱了困难,你从而也会觉得快乐、幸福。
高尔基曾经写过一篇文章——《给,永远比拿快乐》。这篇文章讲的是: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10岁的儿子就跟妈妈一起来小鸟上探望高尔基。儿子在小鸟上栽了好些美丽的花。不久,他就同妈妈回俄国了。第二年的春天,儿子栽的花儿开了。高尔基看着窗外怒放的鲜花,心里很高兴,就给儿子写了一封信。高尔基在信中说:儿子,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下来了。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好儿子在岛上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如果你不管在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还有你的美好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说的对,给,永远比拿愉快,如果我们生活中多一份给予,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快乐。我们要学会宽容,学会付出,学会感动,学会给予,让我们的生活过得更精彩!
是的,给予是真正的快乐的源泉。养活了鱼儿,滋润了大地,幸福快乐从这里掘起。给予是温暖的阳光,驱走了黑暗,带来了光明,崭新的一天从这里开始。给予是轻快的木伐,乘着海风,顺流而下,精彩刺激的旅程从这里出发。
一笔捐款、一个亲吻、一次拥抱、一个微笑、一次握手都能给人快乐,给己快乐。快乐传播需要你的给予,予人乐即予己乐,生命中你笑脸迎人,别人也会笑脸相迎,这样你就活在快乐的围绕之中,得到真正的快乐。
曾七度荣获世界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的总冠军,生死时速中的天之骄子迈克尔·舒马赫是圣马力诺夫共和国的“慈善大使”。他曾捐钱修建学校,改良郊区土地,无私地援助战火洗礼后的萨拉热窝修建医院,还专门为流浪儿修建收容所,经常亲自抽空去探望孩子们。特别是在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发生后,他取消了原定的新年聚会,然后捐出了1000万美元。
“如果你能在孩子们的生命中给予他们一个机会,你可能做到了最有益于整个世界的事情。”舒马赫说。
舒马赫为孩子们所给予的,不仅为孩子们带来了拥抱快乐的机会,也为自己带来了心灵的喜悦。传播爱心,把温暖带给更多的人,与众同乐是真正的快乐。
一个衰弱的老乞丐挡住了一位年轻人的去路。老乞丐伸出一只红肿、肮脏的手喃喃地呻吟着乞求年轻人的帮助,可年轻人搜遍了身上所有的口袋,什么东西也没有带,但老乞丐仍然等待着……年轻人惘然无措、惶恐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老乞丐那肮脏发抖的手,说:“请别见怪,兄弟,我什么都没带。”老乞丐那发青的嘴唇微笑了,说:“这也是一种施舍啊……”
年轻人给予了老乞丐一个亲切的握手,如一份温暖的爱,一股暖流温暖着老乞丐的心房。而老乞丐以笑相报,快乐由然而生。让关怀的心带给需要帮助的人,无私助人是真正的快乐。
生命在于运动,爱心在于行动。行动起来无私地给予你的爱心吧,让快乐的源泉生生不息。
那么,对于给大家以快乐的朋友,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一种方法,除了赞美、尊重他们外,也想办法创造出条件,让他们与网友们同乐,这是作为朋友的做法。可以给予他们各种支持,可以给以他们善意的批评指教,也可以谅解他们可能有过的一些过错,更应该做的是,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另一种方法,也可以说成是“快乐是给予”。不过,那是把快乐留给了自己,把不快乐给予了他人,习惯于把责难、挑刺、埋怨、纠缠甚至辱骂不负责任地赠给别人、赠送给四十,这是值得深思的不恰当的做法。
快乐是给予,也希望给予“快乐是给予”者以快乐。
快乐是一种情绪
世界上有一种情绪,它并不因为人们财富的多寡、地位的高低而增减,全部的奥秘只在内心,那就是快乐。有一种人生最可宝贵的无形财富,它简单易得却又千里难求,任谁也无法将它夺走,那就是快乐。
有一位国王终日闷闷不乐,为了解除他的心病,大臣们遍访名医。一位智者献计说:“只要找到世界上最快乐的人,把他的衬衫脱下来给国王穿上,国王就会高兴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