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道线,要他在不能擦掉这道线的情况下,设法让这条线变短。
搏击高手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有像师父所说的办法,能使地上的线变短呢?最后,他无可奈何地放弃了思考,转向师父请教。
师父在原先那道线的旁边,又画了一道更长的线。两者相比较,原先的那道线,看来变得短了许多。
师父开口道:“夺得冠军的关键,不仅仅在于如何攻击对方的弱点,正如地上的长短线一样,如果你不能在要求的情况下使这条线变短,你就要懂得放弃从这条线上作文章,寻找另一条更长的线。那就是只有你自己变得更强,对方就如原先的那道线一样,也就在相比之下变得较短了。如何使自己更强,才是你需要苦练的根本。”
徒弟恍然大悟。
师父笑道:搏击要用脑,要学会选择,攻击其弱点,同时要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以自己之强攻其弱,你就能夺取冠军。
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在夺取冠军的道路上,有无数的坎坷与障碍,需要我们去跨越、去征服。人们通常走的路有两条:一条路是学会选择攻击对手的薄弱环节。正如故事中的那位搏击高手,可找出对方的破绽,给予其致命的一击,用最直接,最锐利的技术或技巧,快速解决问题;另一条路是懂得放弃,不跟对方硬拼,全面增强自身实力,在人格上、在知识上、在智慧上、在实力上使自己加倍地成长,变得更加成熟,变得更加强大,以己之强攻敌之弱,使许多问题迎刃而解。
及时放弃,放弃得当,勇于放弃。明天你的太阳会在明朗的天空蓬勃火红升起;明天,你的人生花园,有了赏心悦目的规划清理;明天,你家园的土地,会有一片清静和平旺盛生长的新气象。
放弃,其实是一种新的开始。
有一种错误叫固执
过于固执就无法与人沟通,会使你处于孤立无援、举目无友的境地,最终导致怀疑自己的能力,动摇甚至丧失自信。
有这样一则寓言:
有只乌鸦,口渴极了,可是附近没有水,只有一只被小孩丢弃的长颈小瓶里,盛有半瓶雨水。乌鸦伸过嘴去,可是瓶口很小,瓶颈很长,它喝不到。于是乌鸦想了一个办法,把一颗颗小石子投进瓶里去,这样,瓶里的水升高了,乌鸦很轻松地喝到了水。
这件事,后来被寓言大师伊索写进了寓言,传遍了全世界,乌鸦也因此出了名,自然洋洋得意。
这只乌鸦是个有名的旅游爱好者。有一次,它飞到一个村庄去看热闹,这儿正发生干旱,溪水完全干了,田里开了裂缝。它渴极了,可是四处找不到水喝。忽然,它在村子后面发现了一口井,低头往里面一看,井口小,井很深,但井底有水,模模糊糊地映照出它站在井洞上的身影。
它试着想飞下去,可几次都碰到井壁上,眼儿冒出金星,只好又回到井台上来。
忽然,它想到自己曾经“投石入瓶喝水”的光荣事迹,不禁高兴地叫道:“呱!呱!我怎么把这经验忘了?”
于是它用嘴衔来一颗颗石子,都投到了水井里,谁知投了半天,井水仍然没有上来,树上的喜鹊说:“喳喳!乌鸦先生,您别忙了,这是水井,不是您原先的那个长颈瓶子,怎么还是用那个老办法呢?喳喳!”
“你懂什么?呱呱!”乌鸦不屑地斜了喜鹊一眼,“我方法是经过专家鉴定的,上过寓言作家的书本,到哪里都可以用,放之四海而皆准,怎么会老呢?哇!哇!”
乌鸦继续向井里投石子……
那结果,我想大家会想得到了。
有一种错误,叫固执,思维定势一旦形成,有时是很悲哀的。这就是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观念的原因之一:形势在不断变化,必须关注这些变化并调整行为。一成不变的观念将带来毫无生机的局面。
有些人对于约定俗成的规则,通常都是严格遵循而不敢打破的。但如果你能对其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发觉其中会有不可理解也没有必要再存在的陋规。事物总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果一成不变地凭老经验办事,不注意发现新情况,就免不了会吃大亏。所以一个人要想在学习或事业上有所成就,一定要适应环境变化以及适应新环境的能力,否则,对于新生事物觉察不到,最终会被环境所逐渐淘汰。
一个民族最危险的是墨守陈规,因循守旧,不敢变革;一个人最糟糕的是得过且过,不思进取。要打造生存的资本,就必须破除惰性:乐于接受各种新的挑战;要有实验精神,敢于废除固定的行事风格;主动前进,对每件事都要研究如何改善,对每件事都要订出更高的标准。为了改变我们的生存方式,增加我们的生存资本,我们就要敢于突破,敢于否定自己,敢于创造新生活。
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持续成功!
21世纪,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知识社会”和“学习化的社会”。信息全球化,通讯传媒高度发达,知识迅速增长和更新,新科学新技术层出不穷。科学推动了世界的进步,世界也在向人们呼唤:现代人需要终生学习。21世纪带给人们的是前所未有的磨练和超越的机遇、抉择和改变的权力,同时,又意味着每个人的生存都将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可见,培养创造型人才是当前形势的迫切需要。但是目前我国教育的缺陷是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们的学生对现成的文化科学成果只满足理解、掌握、运用,根本没有意识到创新。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是很难在社会上立足的。因为21世纪是创新主导一切的世纪。它需要的是创新意识强、创造能力高的高素质的人才。创新的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
退后一步也许柳岸花明
生活中,有太多的事需要我们退一步,退一步才能拥有柳岸花明的豁然,退一步才能赢得海阔天空的豪迈,退一步才能摆脱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退一步才能避免成为笼中之鸟的悲哀。圣人如此,更何况你呢?
流水在奔流人海的途中,需要退步绕行以冲出重围;运动员在三级跳远之前,需要退步助跑以跳得更远。所以,当你遇到困难时,退一步,或许你的人生会更加精彩。这条路虽然行不通,但是终究还可以再寻找另一条路,人生没有死胡同。人生虽然短暂,但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后面的路还算很长。
智者曰:“两弊相衡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趋利避害,这也正是放弃的实质。
在欧洲,有一首流传很广的民谚:为了得到一根铁钉,我们失去了一块马蹄;为了得到一块马蹄铁,我们失去了一匹骏马;为了得到一匹骏马,我们失去一名骑手;为了得到一名骑手,我们失却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为了一根铁钉而输掉一场战争,这正是不懂得及早放弃的恶果。
生活中,有时不好的境遇会不期而至,搞得我们猝不及防,这时我们更要学会放弃。放弃焦躁性急的心理,安然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杨绛在《干校六记》中所记述的,就是面对人生际遇所保持的一种适度的跳高。让自己对生活对人生有一种超然的关照,即使我们达不到这种境界,我们也要在学会放弃中,争取活得洒脱一些。
人之一生,需要我们放弃的东西很多,古人云,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果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我们就要学会放弃。几十年的人生旅途,会有山山水水,风风雨雨,有所得也必然有所失,只有我们学会了放弃,我们才拥有一份成熟,才会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比如大学毕业分手的那一刻,当同窗数载的朋友紧握双手,互相轻声说保重的时候,每个人都止不住泪流满面……放弃一段友谊固然会于心不忍,但是每个人毕竟都有各自的旅程,我们又怎能长相厮守呢?固守着一位朋友,只会挡住我们人生旅程的视线,让我们错过一些更为美好的人生山水。学会放弃,我们就有可能拥有更为广阔的友情天空。
放弃一段恋情也是困难的,尤其是放弃一场刻骨铭心的恋情。但是既然那段岁月已悠然遁去,既然那个背景已渐行渐远,又何必要在一个地点苦苦地守望呢?不如冷静地后退一步,学会放弃,一切又会柳暗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