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人生要学会放过自己的说说 > 第7章 追逐梦想别为小事而生气(第2页)

第7章 追逐梦想别为小事而生气(第2页)

积极的、具有攻击性生气情绪的人通常会吹毛求疵,而且不能被拒绝,所以和这样的人相处时,就如同走在蛋壳上一样。这种行为在很多时候。是一种自我表现保护方式,保护他们在面对批评和拒绝时,不会感到痛苦。说白了,就是要面子。理智与情绪的争战也往往由此而生。是怒火压倒理性,还是理智更胜一筹,全看你是秉公还是挟私。

想清楚再发怒

一个不会愤怒的人是庸人,一个只会愤怒的人是蠢人,一个能够控制自己情绪、做到尽量不发怒的人是聪明人。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顺境中感恩,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远离愤怒,认真、快乐地生活,怀着爱心,做大事情。

以前看过几次成人在街头打架,印象最深刻的是两个人刚动手,就听见有东西在地上滚的声音,循声望去,原来是两只断了表带的手表。也碰过人们在餐馆一言不合,大打出手,妙的是,这个狠狠给那个一拳,那人倒在椅子上,椅子咔嚓一声,就断成了三截。后来我常盯着自己的手表和椅子想:看起来这表带挺结实,我丢球、做体操,它都不会掉。还有这椅子,两百磅的大胖子坐上去,也不会垮,为什么打架的时候,那么不经用呢?我想出的答案是:它们都是为理性的人做的。理性时再结实的东西,碰到不理性的动作,都变得脆弱无比。

问题是,人毕竟是人,是人就有情绪,有情绪就可能发怒。挪威首都的“维格兰雕刻公园”有数百尊雄伟壮观的雕塑,伫立在中央走道的两侧。公园的中心点,则是耸入天际的名作——“生命之柱”。奇怪的是,旅客大多却围在一个不过三尺高的小铜像前。那是一个跺脚捶胸、嚎陶大哭的娃娃,公园里最著名的“怒婴像”。高举着双手,提起一只脚,仿佛正要狠狠踢下去。虽然只是个铜像,却生动得好象能听到他的声音、感觉到他的颤抖。他是在发怒啊!为什么还这么可爱呢?大概因为他是个小娃娃吧!被激动了本能;点燃了人类最原始的怒火。谁能说自己绝不会发怒?只是谁在发怒的时候,能像这个娃娃,既宣泄了自己的情绪,又不造成伤害?

最近看了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和张艺谋导演的《活着》。其中印象最深刻的,却都是发怒的情节。在《霸王别姬》里,两个不成名的徒弟去看师父,师父很客气地招呼。但是当二人请师父教诲的时候,那原来笑容满面的老先生,居然立刻发怒,拿出“家法”,好好修理了两个听话的徒弟。在《活着》这部电影中,当葛优饰演的败家子,把家产输光,债主找上门,要葛优的老父签字,把房子让出来抵债时。老先生很冷静地看着借据说“本来嘛!欠债还钱。”然后冷静地签了字,把偌大的产业让给了债主。事情办完,一转身,脸色突然变了,浑身颤抖地追打自己的不肖子。两部电影里的老人,都发了怒。但都是在该发怒的时候动怒,也没有对外人发怒。那种克制与冷静,让人感觉到“剧力万钧”。

这世上有几人,能把发怒的原则、对象和时间,分得如此清楚呢?

记得小时候,常听大人说,在联合国会议里,前苏联的赫鲁晓夫,会用皮鞋敲桌子。后来,一位外交人员谈到这件事时说:“有没有脱鞋,我是不知道。只知道做外交虽然可以发怒,但一定是先想好,决定发怒,再发怒。也可以发表愤怒的文告,但是哪一篇文告不是在冷静的情况下写成的呢?所以办外交,正如古人所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君子有所怒,有所不怒。”这倒使我想起一篇有关本世纪最伟大指挥家托斯卡尼尼的报道。托斯卡尼尼脾气非常大,经常为一点点小毛病,而暴跳咆哮,甚至把乐谱丢进垃圾桶。但是,报道中说,有一次他指挥乐团演奏一位意大利作曲家的新作,乐队表现不好。托斯卡尼尼气得暴跳如雷,脸孔胀成猪肝色,举起乐谱要扔出去。只是,手举起,又放下了。他知道那是全美国唯一的一份“总谱”,如果毁损,麻烦就大了。托斯卡尼尼居然把乐谱好好地放回谱架,再继续咆哮。请问,托斯卡尼尼真在发怒吗?还是以“理性的怒”作了“表示”?

心理平衡是关键

马寅初先生讲过两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外云展云舒。”这个度量很大。梁启超给谢冰心写过:“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世界上虽苍桑变化,我心事定,无论你怎么变化,我心里有数,心理各种烦脑的事啊,做一个梦,睡个觉就过去了。这就是度量。所以,无论受多大的挫折,都能维护心理平衡,不生气,不动怒。

生活有许多不如意,大多缘自于比较。一味地、盲目地和别人比,造成了心理不平衡,而不平衡的心理使人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人牢骚满腹,思想压力,甚至不思进取。表现在工作就是得过且过,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心理平衡。以下几点建议,是走出心理失衡误区的钥匙:

1.学会比较。

心理失衡,多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比较对象,总与比自己强的人比,总拿自己的弱点与别人的优点比。如果能够我行我素,不去比较,实在要比的话,就把和自己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人当作比较对象,那生活中可能会少一些烦恼,多一片笑声。

2.寻找自信。

自信是心理平衡的基础。假如感到某方面不如别人,应相信自己是有才的,只不过是低估了自己的长处而已。当然,自信的前提是自己确有发光点。所以,平时应当练好基本功。

3.自我发泄。

你有权发火,怒而不宣可摧毁肌体的正常机能,导致体内毒素滋生,使人变的抑郁、消沉。适当的发泄可以排除内心怒气,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发泄的方法很多,可是向朋友、家人倾诉,也可是以独处时的怒吼,也可以对着某物打上几下,出出怒气。以前听说过某人在自己办公室里放上一盆沙子,愤怒时便用力去搓沙子,这样既不害人也不伤己,不失为发泄的一个好方式。

4.寻找港湾。

生活中需要一个能让自己“充电”、休养的港湾。无聊时去“充电”,烦恼时去放松,就像一只远航归来的帆船一样,在这宁静的港口及时得到休整。这个港湾可以是一间充满花香的“闺房”,可以是一个深造提高的培训班,也可以是一次独来独往的旅行。

5.心底无私。

命运的主载是自己,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经常思考、检查自己的所作所为,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心底无私天地宽,只要做好自己就是最大的胜利,就能获得最大的安慰。

6.享受生活。

生活是美好的,虽然有时候会和人开个玩笑,让人跌上一脚,但说不定让你跌倒的时候,会放一个金元宝在地上等着你去捡。学会体会生活的美丽,学会享受自然的恩赐,学会欣赏别人,也学会自我欣赏。

7.献出爱心。

拾到一个钱包,与其整天提心吊胆,心神不宁,不如做件好事,奉献一片爱心,把钱包还给别人或是上交,为别人献出一点爱,心中会有更多的爱。

8.复返自然。

大自然如同母亲的确良胸怀一样博大,如同上帝的施舍一样慷慨。烦闷时不妨到外面走走,回归自然。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朵朵的白云,潺潺的流水,听着那婉转的鸟鸣,心灵会慢慢趋于平静,快意不经意间涌上心头。

让仇恨长出鲜花

宽容是一种艺术,宽容别人,不是懦弱,更不是无奈的举措。在短暂的生命里中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正因为有了宽容,我们的胸怀才能比天空还宽阔,才能尽容天下难容之事。

法国19世纪的文学大师雨果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古希腊神话中有一位大英雄叫海格里斯。一天他走在坎坷不平的山路上,发现脚边有个袋子似的东西很碍脚,海格里斯踩了那东西一脚,谁知那东西不但没有被踩破,反而膨胀起来,加倍地扩大着。海格里斯恼羞成怒,操起一条碗口粗的木棒砸它,那东西竟然长大到把路堵死了。

正在这时,山中走出一位圣人,对海格里斯说:“朋友,快别动它,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它叫仇恨袋,你不犯它,它便小如当初,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挡住你的路,与你敌对到底!”

我们生活中茫茫人世间,难免与别人产生误会、磨擦。如果不注意,在我们轻动仇恨之时,仇恨袋便会悄悄成长,最终会导致堵塞了通往成功之路。所以我们一定要记着在自己的仇恨袋里装满宽容,那样我们就会少一份烦恼,多一分机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