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李嘉诚在浏览一份外国杂志的时候,注意到一则关于生产塑料花的报道。李嘉诚认为香港居民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提高,对塑料花的需求肯定会很大。
于是自信的李嘉诚就决定抓住这个机会,在香港第一个生产塑料花。也正是这种塑料花在最短的时间里,让李嘉诚赚了几万元,帮他掘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李嘉诚的成功不但与他的天分,勤劳,好学有很大关系,还与他精明的赚钱理念密不可分,他认为一个人要想着让钱生出更多的钱,并付诸实践,那样才能有致富的可能。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富人,就要让你的钱去换取更多的钱,做一个投资者。正确投资是一种好习惯,养成这样习惯的人,命运也许从此改变。而那些拥有了财富就止步的人,将会重新回到生活的原点。
穷人都不是投资家,大多数穷人都只是纯粹的消费者。如果要想不再做穷人,就不但要努力挣钱,用心花钱,还要养成良好的投资习惯,主动猎取回报率能超过通胀率的投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保证自己的钱财不缩水,才能逐渐接近自己的财富目标,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当然,想投资首先还要会投资,投对资。同样对同一事务的投资,投资者的不同处理方法就可以改变投资项目的价值。同样是花钱,有时可能是投资,有时又可能是消费,关键就要看花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以后不断挣钱,还是单纯就为了花钱而花钱。
就拿买房子来说,如果你花钱购买了一套房子,目的是为了让房租流到自己的口袋,那购买这套房子就是投资;如果购买这套房子,只是为了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那它就变成了你的消费。
有钱人总会想尽一切办法把自己的钱变成资产;而穷人却总会心甘情愿的享受消费的乐趣。追其根本,无非就是思维观念的不同。只有想要让钱去换取更多的钱的人,才有投资的心态,他们才会什么都肯做,从无到有,聚沙成塔。
其实,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习惯贫穷蔑视投资的思想。只有那些崇尚财富,不向贫穷低头的人才会得到财富的垂青,才能成为真正的有钱人。
钱不是省出来的
杰克听到大家都在谈论赚钱的问题,于是说道:“那我从现在开始省钱,少吃点,少花点,把钱都存起来,将来我就能成为富翁了。”
马布里哈哈笑了起来,对杰克说:“就你那点零花钱,不吃不喝也省不出来一个富翁。”
老怀特也笑了:“其实,钱花了可以再赚,没什么大不了的。省钱不是成为富翁最好的途径,有了钱,会花钱也是很重要的。当钱花光时会有一种压力,这种压力会转化为动力,逼着自己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在享受生活的同时去挑战生活,你也可以赚更多的钱。”
财商魔法书:花钱不代表浪费
一个小伙子站在百货公司的前面,目不暇接地看着形形色色的商品。他身旁有一个穿戴得很体面的绅士,站在那里抽着雪茄。这个小伙子恭敬地对绅士说:“您的雪茄真香,好像不便宜吧?”
“两美元一支。”
“好家伙……拿您一天抽多少呀?”
“10支。”
“天哪!您抽多久了?”
“40年前就抽上了。”
“什么,您仔细算算,要是不抽烟的话,那些钱就足够买这幢百货公司了。”
“那么说,您不抽烟了?”
“我才不抽呢!”
“那么,您买下这幢百华公司了吗?”
“没有啊。”
“告诉您,这幢百货公司就是我的!”
在大家的眼里,这个小伙子很聪明。首先,他账算得很快,一下子就计算出每支两美元每天10支,10年的雪茄烟钱可以买一幢百货公司;第二,他很懂勤俭持家由小发大的道理,并身体力行,从来没有抽过一支两美元的雪茄。
然而,谁也不能说这个小伙子有“高财商”,因为在绅士看来,他雪茄没抽上而百货公司也没攒下,这怎么又算得上真正的聪明呢?而反观绅士,他的智能才是大智能,钱是靠钱生出来的,不是靠省钱而带来的!
富爸爸的金科玉律:
有这样一本书,美国作者从众多阔佬的致富经验中提炼出令平头百姓有望晋升7位数身价的行动纲领。诸如从现在就开始投资,拿出自家收入的20%,强迫用于投资;无论是积攒孩子的学费,还是购买楼盘,都得制定理财目标,并一心一意地去攀登。这样一步一步,由少到多,财富也就积累了起来。
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大手大脚,花天酒地,无所顾忌,任己所为。如果不顾及自己所能承受能力去挥霍,那就是浪费,是堕落。应该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能力范围内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如果总是顾虑太多反而会影响心情,人的情绪很重要,心情快乐才会使情绪高涨,激发出内在潜力和斗志,才会更加努力和高效地去工作和学习,这样的生活才精彩!
在金钱中享受生活
杰克说:“那我以后要赚很多很多的钱。”
老怀特问:“赚了钱之后,你想干什么啊?”
“存起来。”杰克毫无思索的回答。
“存起来干什么,有了钱不就是要花的吗?真是个笨蛋。”马布里用手指戳了戳杰克的脑袋。
老怀特笑了:“有了钱还要会花钱。赚钱是为了什么?为了带给我们更好的生活,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所以啊,就要让钱为你的幸福快乐服务。”
财商魔法书:有钱人会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