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边,江河有两年多没回来了,这次一到家,就受到了嫌弃。他老娘王桂香第一眼看到他,就被吓了一跳。
“老三啊,你怎么回事啊?看看你这胡子拉碴的。知道的,说你是老大他兄弟,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他叔呢!要不是跟你大哥一起回来,老娘我都不敢认!”
遭到了来自亲娘的吐槽,江河也不生气,“回来的时候把剃须刀送给了一个战友,我也没想到就五六天不刮胡子,就能长这么长。”
王桂香翻了个白眼,爷几个都一样,胡子又多又硬,都快能拿去当鞋刷子用了!“败家玩意,啥都能送人,也不想想你自已用啥?!”
江河知道自家老娘有抠搜的毛病,也不辩解,老大江海连忙上前打圆场,“用我的用我的,大丫,去屋里,把刮胡刀拿出来给你三叔用用。”
大丫已经十二岁了,在大队小学上五年级,今天刚好是周日,所以才在家里。她是家里第一个孙子辈,也是唯一一个对三叔印象比较深刻的,听到江海的吩咐,连忙跑进屋里去了。
不一会,就把刮胡刀递到了江河手里。“三叔,给!”江河接过,又顺手摸了摸大侄女的脑袋,“三叔给你们带糖了,回头给你们分!”“谢谢三叔!”大丫笑着又跑回去剁猪草了。
王桂香心里觉得小儿子太乱花钱了不年不节的,吃什么糖?不过想想他难得回来一趟,还是没说什么。“一会再收拾你自已吧,先过来吃点东西。”
江河应了一声,江海帮他一起把行李放回了屋里,打了声招呼,就去上工了。一时之间,家里就剩了三个人。
村里就是这样,除了特别老和特别小的,其他人都要下地刨食,要不是知道今天小儿子要回来,王桂香也不会留在家里。
江河一进灶房,王桂香就端了一碗面塞进他手里,“快吃!”满满当当的一碗面,上面除了青菜,还卧了两个荷包蛋。
江河一看就知道老娘这是给自已开了小灶,平时家里可舍不得这么吃。不过他也没说什么,反正过两天等她的稀罕劲过去了,自已也就没这待遇了。
王桂香虽然嘴上嫌弃,但是她最疼的就是这个小儿子了,从小长的就好,长大了又有本事,不偏疼他偏疼谁?只不过现在一大家子十几口人生活在一起,她也不好做的太明显。
江河吃面,王桂香就坐在一旁细细地打量着他,见他似乎比上次回来的时候又壮实了一些,心里满意。不过,这袖子是怎么回事?“好好的衣裳,你怎么把袖子给弄破了?”
江河吃面的动作顿了一下,“不知道,估计是在火车上挂到哪里了,回头我脱下来你帮我补一补。”
“说你败家你还不乐意?这年头一身新衣裳多难得,好好的就破了。”王桂香唠叨了几句,看儿子一点反应都没有,更是气不打一处来。
“如今你也回来了,赶明儿我就托人给你说个媳妇,以后这些缝缝补补的活,也就有人帮你做了。”
江河刚好吃完了面,放下碗就笑了,“娘,看你说的,好像娶媳妇就是为了干活似的。”
“那肯定不能只干活,还得给你生儿育女呢!看看你两个哥哥,老大家已经三个孩子了,老二家也生了两个了,就剩你一个还单着,可不得抓点紧?”
正说着,江大强就从外面走了进来,看到小儿子也是笑呵呵的,“吃过饭了?”王桂香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啥时候要你操心吃饭的事了?你那么忙,还知道回来就不错了!”
江大强懒得和她一般见识,就当没听到,只和小儿子聊天。“现在退伍回来了,有什么安排吗?”说起这个,王桂香也不唠叨了,竖起耳朵跟着一起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