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不用出车,江河按照惯例检查了卡车,没什么问题就打算回家了,这阵子大家都在准备过冬的柴火,他得回去帮忙。
郑师傅走了过来,悄悄递了一卷钱给他,“这是上次的钱。”江河也没客气,接过来就揣进了口袋里。
一口气骑到家,趁着家里人都不在,他才拿出来数了数,居然有十二块,这只是一趟的分红,要是一个月来几趟,都能超过他的工资了。
他把钱收到了自已屋里,拿上工具,就去了山上,家里人果然在砍柴,二哥家的两个小侄女还不到上学的年纪,也跟在大人后面帮忙捡柴火。
他几步走到王桂香跟前,接过她手里的柴火,“娘,你先回去做饭吧,我来弄!”
王桂香直起身来,捶了捶自已的腰,“也行,你们兄弟几个多砍一点,回头给你们四奶也送一些过去。”
她口中的四奶是江家本家的一位长辈,年轻的时候就守了寡,很受了一些苦。好在唯一的儿子很争气,入伍之后受领导看重,一直留在了部队里,还娶了领导的女儿,如今一大家子都在那边。
本来前几年也说过把四奶接过去享享清福的,但是四奶不愿意,说自已身体好着呢,等以后再说。
她儿子没办法,只好出钱把家里的房子重新盖了,又托了左右邻居和同族的人多照应。江大强是大队长,自然是要帮忙的,年年都会让几个儿子送一些柴火过去。
江河小的时候,这位四奶就很疼他,家里有什么好吃的都不忘记给他留。这几年他在部队里,每次回来也必定要买些东西去探望的。
所以王桂香一提到这个事,他就一口应承下来,“放心吧,回头我给四奶背过去。”
旁边还有别的人也在干活,看江河来了,纷纷打趣王桂香,“你是真有福气,生了三个儿子就不说了,还个顶个的孝顺,都不用你动手了。”
这话不管真假,王桂香都是爱听的,笑着跟人客气了几句。“别光羡慕我,你们家的几个也都好得很,咱们村里谁不知道。”
“哎呀,说是这样说,但是他们也就在地里刨刨食,没什么大出息,哪像你们家的?听说现在在供销社开车?真有本事!”
王桂香嘴上谦虚了几句,笑容却得意的很,又聊了几句,才转身朝山下走去。
其他人还好,各干各的活,田小芬却很不服气,撇了撇嘴,终究没说什么。
兄弟三个干活很快,王红英和田小芬就专门负责拿藤蔓把柴火给捆起来。眼看着已经堆了不少,几个人就开始轮流往山下背。
江河先给四奶送了一些过去,在院子里没看到人,直接推开大门走了进去,径直把柴火放在了棚子下面。
四奶正在做中午饭,听到动静连忙出来了。“哎呀,怎么又来给我送柴火了?家里还有不少呢,我自已也能去山上捡。”
江河笑着说,“四奶,您跟我还客气?马上下雪了,不多囤点哪里够用?再说了,我小时候您那么疼我,给您砍点柴火怎么了?前几年我不在家,往后啊,您家里的柴火我包了!”
四奶笑的皱纹都挤在了一起,“那行,我也不跟你假客气,你继续背,我正做饭呢,中午在我这儿吃!”
江河知道她一个人寂寞,也不和她客气,“那行,我去了,四奶别特意给我做菜,有什么吃什么就行!”
“行,行,你去吧,早点回来吃饭!”
江河和家里人打了声招呼,中午就留在四奶家吃了。
四奶虽然干不了重活了,但是整日也不闲着,忙的时候就去地里捡捡麦穗稻穗,家里自留地一年到头也没空过,两只鸡也养的油光发亮的,天天都有鸡蛋捡。
再加上她儿子每个月都会寄钱寄票回来,怕她舍不得买来吃,逢年过节还会托人买肉送来,所以她的日子过的比村里大多数人都滋润。
知道年轻小伙子饭量大,四奶特意煮了半锅杂粮饭,割了一块腊肉用来炒白菜,又从咸菜缸子里掏了一碗雪菜炒了,最后还烧了一个青菜鸡蛋汤,丰盛的很。
江河一看就知道这还是特意给自已做菜了,知道四奶不爱听,也没说什么客气话。一边吃一边往屋檐下挂着的腊肉瞟了几眼,看到剩下的也不多了,就打算回头去买几斤肉给四奶送过来。
谁知老太太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耳不聋眼不花,把他的小动作都看在了眼里。“看什么呢?放心吧,你叔寄回来的钱和肉票还多着呢,没肉吃我自已回去买的,年纪轻轻的,别瞎操心!”
江河笑笑,“知道我叔孝顺您,但是您也不能不许我尽点孝心吧?要不然,您小时候给我吃的那些好东西,岂不是都喂到狗肚子里去了?”
四奶被他逗笑了,“瞎说什么呐?你真有孝心,有时间就多来陪我老太婆吃顿饭,不然这一天天的,还怪没意思的。”
吃完了饭,江河抢着刷了锅碗,也不急着走,搬了一个小凳子坐在老太太边上。“四奶,跟您商量个事儿呗?”
“有什么事你就说。”
江河有些不好意思地笑笑,“您看,您一个人住这么大的屋子,怪冷清的,要不,我找个人来陪陪您?”
四奶一听就生气了,伸手给了他几下,一点儿力气都没收着。“胡说什么呢?我都给你四爷守了多少年了,眼看着半截身子都入土了,你还要劝我改嫁!”
江河冤枉啊,但是也不敢躲,生怕一个不小心反而把老太太给摔了。
“四奶,您先别打,先听我说!”
四奶连续打了他几下,确实累的不轻,“说什么?你就不怕你四爷掀开棺柴板爬出来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