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
李世民沉思着,眼神看向龙案一角。
那儿有份将将才送达的战报。
贺兰敏之的嫡长兄贺兰慧之,顺利接收了吐谷浑的归纳。
并已率军驻防。
当然,还是有小部分吐谷浑人闹事。
贺兰慧之都在战报中,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丝毫也没有表功请功的意思。
这是贺兰慧之的聪明之处。
有些将领遇到这类事件,会把事情尽量描述得很大,处理起来有多艰难云云。
这不仅是邀功,更是在为平定地方的后续手段,埋下伏笔。
否则被追问起:为什么杀那么多人?抢那么多私财?
要怎么回?
而贺兰慧之则没有这么做。
是在表现出另一方面。
比如他很能干?并不是无能之将?
比如他很厉害,能轻易平定地方?
如此一来,就不会被撤军,换别人驻守吐谷浑。
这是贺兰慧之的长期打算。
李世民本来已决定就留贺兰慧之驻守。
毕竟杀了贺兰敏之。
也算是对贺兰家的一种安抚。
且一将打下的地方,换另外一将去守,容易让事态产生变化。
而现在嘛……
李世民下令。
“拟旨:贺兰慧之成功接收吐谷浑,立下大功。允其班师回朝。”
“调任侯玮为安西都护府大都督,驻守原吐谷浑,防备吐蕃。备战高昌。”
“擢升燕山奇为李贞太傅。享从一品国公俸禄。”
听得王总管一愣一愣。
如今最好的处理方法,不是就留贺兰慧之为大都督?
怎么反给了侯君集的儿子?
还有那燕山奇。
燕山奇乃德妃生父,一直赋闲,并未走仕途。
而德妃教子不善,连累太子腿断残疾。
陛下为何不罚,反而一连串让燕家势力获赏?
“陛下,您这么做,会不会伤到太子殿下的心啊?”王总管小心翼翼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