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繁华热闹的东京城,夜色渐深,万籁俱寂中,独留几盏蜡烛微弱的光芒摇曳。包拯端坐于布满古籍的书房,面前是一份来自东洋的密信,上面提到了一桩离奇的案件:江湖上频频出现神秘的尸体,死者的身体上则留有奇异的印记,传闻与东洋邪术有关。包拯不禁皱起了眉头,心中暗自思忖:“这可不是单纯的命案,背后定有更深的阴谋。”
此时,展昭自窗外飞身而入,宛如白衣游龙。他神采奕奕,刚从江湖巡视归来。“大人,这几日刚好听到了关于东洋邪术的传闻,特来探查一番。”他一坐下,便将听闻的情报向包拯汇报。包拯点头示意,让展昭继续。
展昭详细讲述了一个名为“忍者”的东洋神秘组织,其中的一名罪犯被捉拿归案之前,自称拥有能够操控他人身体的傀儡术,早已成为了江湖中的鬼魅。与他一同作案的,另有几名武功高强的东洋武士,大家称之为“阴影者”。这些阴影者身法轻灵,掩于暗处,令人防不胜防。
“展大哥,看来此案非同小可。”此时,公孙策也回过神来,朝包拯拱手道:“我在庙会中听到有路人提及,似乎有女子对其言语不逊,随后被人刀剑相向,尸体却无踪影。尽管今天已无常人再道此事,然则此情此景,甚是可疑。”
“又有人失踪了?”包拯微微一皱眉,心中自有步棋。此刻,王朝和马汉也赶到了书房,共同讨论案情。马汉壮汉风范,声音沉厚如雷:“如果东洋邪术真的存在,我自当前往东洋揭发。可那等邪术,如何能在这等风吹草动间隐匿于江湖?”
王朝豪气干云:“研究案情比无人识之地恶斗更重要。可这回,我带来了一些墨荷水,或可用以辨别邪术的真伪。我随身带着几本东洋书籍,虽不精通,但可对付那些伪术。”
正如此时,宫城外突然响起警报,惊慌失措的声音传来:“快去捉拿!东洋邪士再作祟,焚烧集市江流!”
“显然,他们组织的力量更强大。此次动静,怕是要鲜血满街。”包拯面色凝重,决定立刻赶往事发地点,展昭、王朝、马汉毫不犹豫,紧随其后。
集市上,火焰冲天,市民们四处奔逃,混乱如潮。只见一个身材矮小,皮肤白皙的女子在一旁冷眼旁观,别有一番风味。她穿着一袭青衣,虽显得有些狼狈,但无法掩盖其妩媚与魅惑。她静静地注视着一切,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那是谁?”包拯问道。
展昭嘴角微微上扬,心中嫉妒:“这女子看似不凡,能于此乱中如此镇定,恐怕藏有绝技。”他目光闪烁,隐隐觉察此女与此事脱不了干系。
经过一番调查,包拯发现这一切皆为宁氏门下的阴影者所为。透过火光,他看到几个身披黑衣的东洋武士,身形如影,如电般迅速地在火焰间穿梭,手中挥舞着飞镖,直袭四周,令人防不胜防。
“展昭,公孙策,王朝、马汉快去追击!”包拯一声令下,一行人如劈波斩浪,追逐而去。
这时,火弹术的威力显露无遗,火焰如海,几乎将包拯团团围住,马汉眼疾手快,将包拯拉至一侧,避免了一场火灾。而王朝则面露愤怒,扬手刺出,剑直逼敌人,挡住了对方的进攻。
然而,厮杀未尽,阴影者已然如风,借助机关术在烟雾中狼狈撤离,消失不见。包拯心中一凛,或许这正是他们的计策,意图在混乱中制造恐慌、引导方向,待实施更为阴险的阴谋。
“我们居然没捉住他们!他们又不仅仅是杀人。”包拯恼怒自责,气息微促,但此时他心头却闪过一个想法:“忍者有传音术,能够让邪士彼此间沟通,若我们能捕获一名忍者,或许就能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不远处的大厅里,几个东洋武士正将一个女子押住,正是方才在集市上的那位青衣女子。她双目清澈,目光透彻,似是在深思。
“你是谁?”包拯一问,一双威严的黑眼珠死死盯住她。
女子偏头一笑,脸颊上泛起一丝红晕,然后用一种低柔的声音答道:“我是一名行商,见不得乱世之苦,这才想来帮忙。可是,冤屈一天天在上,如今局势严峻,唯愿大人救我。”
“你当我包拯是好欺负的布袋?”包拯怒道,心中更是将她看作一名罪犯。
就在此时,展昭察觉到不对,心中的警觉顿生:“这女子似乎明白些什么,若是将她放走,未免留有后患。”
包拯没有回头,只听她暴起,步伐雅致,手中将绢扇轻轻折叠,宛如化作飞龙。“包公若是让我离开,诸位小心她的傀儡术!”
话音未落,她一扬手,扇子间飞出一阵香粉,瞬间弥漫在四周。众人眼前一黑,四周的影子似乎也开始扭曲变幻,冲天的火焰也莫名熄灭。令人窒息的恐惧骤然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