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州,城下
第一批重型器械到手的乱军,依靠人数堆填,几乎没花什么时间,在填壕车的掩护下,就填平了战壕。
他们构建起多处,通往羊马墙的通道。
虽然,填壕车顶部的防御木盾,甚至嵌入了铁皮,包裹了湿棉布。
然而,这可笑的举动,仅仅增加了填壕车的重量,并没有能抗住骷髅师的火铳和快炮。
无论是湿棉布包裹木盾,还是表面套了一层铁皮,仅仅对神机营那种老式的三眼铳,手铳等等有用。
湿棉布,并不防弹!
木桌,也不防弹!
甚至,对于射程仅仅一百多步,与弓箭相当的滑膛火铳,在八十步内,就已经起不到效果了。
这一点,历史上着名的万历三大征,就有验证。
当时,明军对阵日军的时候,早期试验过,日军那些拿不上台面的铁炮(火绳枪),都能打穿桌子裹着湿棉被!
更加别说,有效射程三五百步的线膛火铳,其射速和弹丸的穿透能力,完全不是一个层级。
如果,当时大明的火炮,没有被改进,威力领先了日军一个时代。
那么,面对装备滑膛枪的日军,明军可能要付出更加惨重的代价。
但是!
填壕车虽然没能抗住火铳,乱军却用人命,堆填了护城河。
干涸的护城河,此刻被鲜血染红。
甚至,有些地方,一脚下去,能够溅起血花!
然而,一路势如破竹的乱军,趟过了血流成河的护城河,却纷纷倒在了不足一丈的羊马墙上!
明明没有人防守的羊马墙,此刻显得异常的狰狞,犹如噬人饕餮。
很多地方,堆叠的尸体,甚至比之羊马墙本身还要高!
铁丝网,人类战争史上,一项不起眼的发明,却一次又一次的让进攻方吃尽苦头。
哪怕放在后现代化战争中,那薄薄的一层铁丝,对于进攻方来说,也可以是生与死的距离。
大明没有快速剪断,半指粗细的铁丝,更加没有好的办法应对铁丝网上的尖刺。
无数的人,举起手中大刀,劈砍铁丝的时候,被无情的火炮扫中,无力的倒在血泊之中,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一众乱军看着一人多高,隔一段距离,还会有嵌入地底的木桩加牢的铁丝网,感到很无力。
而且,看着前方远不止一排,密密麻麻的,看不清多少排这样的布置,一直延伸到城下!
乱军心里是崩溃的!
不用看了,没有云梯、塔楼、吕公车等等重型器械,根本不可能前进一步!
然而,连城墙都没摸到,云梯就要被拉出来吗?
对此,大同巡抚刘瓛一脸冷漠的下令:“别省了,能上的都给老夫拉上去,连撞车,一并给老夫拉上去!
连羊马墙都过不了,谈何破城呢?
应州拿不下来,这些攻城器械留着,难道等到下辈子再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