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外不是人的刘璋,自然没得选,给朱佑樘递了请归故里的奏章,准备跑路。
意外的是:朱佑樘又一次的批了!
特别爽快,不带挽留的。
皇帝面对这种情况,一般不管真假,都要装模作样的挽留一下,表示朕不是薄情寡恩之人。
叶淇就请辞了好几次,实在是老年痴呆太严重了,朱佑樘不得不批准。
咋就搁到工部尚书这里,连挽留都不挽留了?
厚此薄彼!
……
京城,南门
同样的地方,同样的场景,同样等待在这里的人。
张山风在这里等过前任户部尚书李敏,送走过前前……前任的兵部尚书余子俊。
今天,他在这里等工部尚书刘璋。
此时,刘璋正心思凄然,非常低调的离开京城。
他也体会到了,“朝堂数千人,竟无一朋友”的感觉。
官场,哪里有真正的朋友?
张山风亲自端着酒杯,拦住了刘璋的马车。
刘璋撩起马车帘子,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张山风:“张公何事拦住刘某?”
他并不觉得,自己跟张山风关系有多好。
所以,刘璋连马车都没下来。
张山风走近马车,将酒杯递给刘璋:“来找刘尚书,谈一谈大明的未来!
长亭一叙,边说边聊,如何?”
……
十里长亭,乃送别之所。
但是!
面试谈的愉快,那也可能是发邀请函的地方。
在这里,他招聘了前任户部尚书李敏。
原本,刘璋是不想跟张山风,有过多的交集。
但是,此时离京竟无一人送别,心中未免凄凉。
此时,看到张山风好歹来磕唠两句,顿时有了一股暖意。
再加上,而今已经不做官了,什么官场名声,都无所谓了。
所以,刘璋很果断的将马车帘子卷起,走下马车。
然后,就跟张山风一起走到长亭,开始对饮。
前三杯,对饮一番。
双方客套几句,也就互相扯一扯,大明如今多么多么好。
说说如今路也修了,桥也搭了,堤坝也稳固了,各种各样的工厂也兴起了。
官场,总归是喜欢东拉西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