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笔下文学>汉吏张骞 > 第95章 你等 可愿(第3页)

第95章 你等 可愿(第3页)

“散发锥髻者随我立于众骑之中。”

“你我都是日律部的勇士,不应被汉人这样小看。”

“汉人不过千余人,而你我有七八千骑之多。”

“七八千打千余人。”

“这是我日律狼山打过的最难看的仗。”

“如果有人战死,战死有子者,我将赐予他们无上的荣耀,让其子做我的亲卫。

无子有兄弟者。

年老有儿孙者。

与有子者等同。

此仗若胜,汉人奴隶优先分与你落中共用。

辫发者可优先挑选汉人女子成家。

散发锥髻者允许辫发。

日律部只有战死的勇士,没有临阵逃避的勇士。

而战死者的尸体将被带回塞外,安葬于大鲜卑山之下,族中出一木棺、一肥犬,护佑你等魂灵。

你等,可愿与我日律狼山将眼前的汉人杀尽?!

你等,可愿?!”

------

1。关于髡发这个鲜卑习俗。

《后汉书·鲜卑传》: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其言语习俗与乌桓同。唯婚姻先髡头。。。。。。

髡头,即剃光头上所有的头发。

秦汉时的髡发,则是一种刑罚。

因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导。

而乌桓与鲜卑应该出自同一游牧族群,其习俗相近,语言也相近。

但两边习俗在婚姻上则有所不同。

鲜卑是男子先剃光头上所有头发,然后再结婚。

关于女子这边剃不剃,如乌桓传这边,应该会有专门讲述,故而个人看书观点是男性剃发。

而乌桓这边的结婚则是。

《后汉书·乌桓传》:父子男女相对踞蹲。以髡头为轻便。妇人至嫁时乃养发,分为髻。。。。。。

乌桓这边关于女子剃发有单独说明,在快要结婚的时候才开始蓄头发,其余和大多数人一般,都是短发。

而鲜卑“唯婚姻”这个习俗不同,其他都是相同的。

故而鲜卑应该是只有男子单独髡发,也就是剃发。

如果有读者穿越过去,按照现代发型,可能会被认定为异族。。。

不过运气好的话,被征募至北军五校中也是不错的。

2。关于少者居后,老者居前。

《后汉书·乌桓传》:贵少而贱老,其性悍塞。

这一点在许多文献中都能看到相同的记录,少者长大就是壮男,老者年老体衰,已然无用,故而易舍弃。

这也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民族在生产生活的方式之间的不同。

另一方面也是说明食物获取之难,在随着人口增长的同时。

赞美袁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