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齐貌辩。”齐貌辩回答说,“不也隐瞒大王,靖郭君喜欢我也是真的,说他信从我的话,可没这回事。当大王您还是太子的时候,我曾劝过靖郭君,说:“太子的长相不好,脸颊那么长,眼睛又没有神采,不是什么尊贵高雅的面目。像这种脸相的人是不讲情义,不讲道理的,不如废掉太子,另外立卫姬的儿子郊师为太子。”
可靖郭君听了,却愤怒地说:“这不行,我不能这么做。”如果他当时听了我的话,就不会像今天这样被赶出国都了。
“还有,靖郭君回到薛地以后,楚国的相国昭阳要求用大几倍的地盘来换薛这块地方。我劝靖郭君答应,而他却说:“我接受了先王的封地,虽然现在大王对我不好,可我却不能对不起先王呀!更何况,先王的宗庙就在薛地,我怎能为了多得些地方而把先王的宗庙给楚国呢?’他终于不肯听从我的劝告而拒绝了昭阳,至今守着那一小块地方。就凭这些,大王您看靖郭君是不是信从我呢?”
宣王听了这番话,很受感动,叹了口气说:“我还不知道靖郭君待我如此忠诚,我年轻,丝毫不了解这些情况。你愿意替我去把他请来吗?我马上任命田婴为相国。”
田婴因此而复相位。
滴水感悟
每个人都有优点也有缺点。看人看缺点,无人可用;看人看优点,缺点就不那么明显了。
君子之交
张毅夫别号叫做千载心,是宋末丞相文天祥的朋友。
文天祥执政地位显贵时,曾经多次征召他出来做官,而他都婉拒了。
后来江南一带被元兵征服,文天祥在溯阳兵败,被俘不屈,被元军押着从广东经过江西吉安。
张毅夫设法去见文天祥说:“丞相将被送到北方去,我一定要同行。”文天祥被囚送到了北京,张毅夫也尾随着去了,并且就寄住在囚禁文天祥牢狱的附近,每天给文天祥送去美味可口的食物,这样不间断地做了三年。他还悄悄地做了一只木柜,到文天祥殉国受刑那天,便用来收藏文天祥的头颅。
他又在俘虏群中去探寻文天祥夫人欧阳氏的遗体,找着后火化了,和那只藏着文天祥头颅的木柜,一并交给文天祥的家属去埋葬。
滴水感悟
文天祥为国捐躯,无愧平生;得友如张毅夫,更可含笑九泉了。
徐无鬼说真话
隐士徐无鬼拜见魏武侯之后,武侯展露难得一见的笑容。女商好奇地问道:“先生刚才谈些什么话呢?大王怎么会那样高兴?”
徐无鬼说:“我只是随便谈了些相狗相马的道理。”
女商吃惊道:“是吗?那真是奇怪了。从前我和大王都是谈诗书礼乐,不然就谈六韬兵法,也没有见大王如此高兴过!”
徐无鬼说:“你没有听过被流放到远方的人讲的话吗?刚离开故乡的几天里,只要看见老朋友便很高兴;离开几个月以后,只要看见熟悉的人便很高兴;一年之后,只要听见口音像同乡的人就很高兴了。人离开家乡越久,就会越想念家乡,你说是这样吧?如果有人被放逐到山林里,整天和野兽做朋友,有一天在山谷中忽然听见人的脚步声,那他就欣喜若狂了。如果来的人竟是他的兄弟亲戚,你说那人不是要高兴得昏倒吗?”
女商听了,屏息静静的注视着徐无鬼。过了一会儿,徐无鬼又说道:“大王太久没有听到真话了!这大概就是他整天闷闷不乐的原因吧。”
滴水感悟
莎士比亚说:“没有欣赏的人时,乌鸦的歌声也就和云雀一样;要是夜莺在白天杂在群鹅的聒噪里歌唱,人家绝不会以为它比鹪鹩唱得更美。”假话听得太多,哪怕是赞美的话,也人厌烦啊!
交友贵在知心
列子在壶丘子林门下学习期间,和列子隔邻而居的是南郭子,他与列子相邻达寻十年之久,但他们之间从不来往,从不交谈。在路上碰见,就好象没有看见似的;以致于所有的人都以为列子和南郭有什么仇怨。
一个从楚国来的人,听人议论列子和南郭子有仇怨,便去问列子:“你和南郭子为什么几十年不说一句话?”
列子说:“南郭子的外形看上去很充实壮健,但他的心灵却很空虚,耳朵什么也听不见,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口舌也不说什么,内心不牵挂任何东西,形体也不运动。和他交往,是不用外在的行动的,因此我们就没有什么来往和交谈。你们误以为我们有仇怨,为了澄清事实,我决定带你们去见他一次。”
列子带了四十一个门徒,来到南郭子的住处,望见南郭子坐在那里,不言语,不动作,好象泥塑木雕似的,别人看他那样子,也就不和他交谈。再回头看列子,他也好象精神已经脱离开形体,似僵尸一般呆坐在那里,人们也难以和他共同议论什么。
回到住处后,大家纷纷议论列子和南郭子交往的奇妙之处,赞叹南郭子的非凡之处。列子说:“得到事物真义的人不必说话,知道普遍道理的也不必说话,沉默也是一种语言,大巧若拙也是一种智能。南郭子和我就是这样的人。你们不能理解,却大惊小怪。”
滴水感悟
古人说:小人以利交友,普通人以言语交友,君子以神色交友。列子和南郭子可以算得上神交了。
要学会播种人情
孟简子做梁国宰相时,兼并了卫国。后来因为有罪,逃亡到齐国。管仲亲自迎接他,并问:“你做宰相兼并卫国时,门下宾客有多少人?”
孟简子答道:“有三千多人。”
管仲问:“现在跟随你的有多少人?”
孟简子答道:“只有三个人。”
管仲问:“是三个什么人?”
孟简子答道:“一个人父亲死了无钱埋葬,是我替他埋葬了;一个人母亲死了无钱埋葬,是我也替他埋葬了;一个人哥哥惹了官司,是我为他脱了罪。所以三个人愿意跟我一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