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水感悟
包拯所用的是古代断案法,不适于现代。今天破案要靠证据,推理的价值也在于获得更多更有力的证据。
张仪的诈术
公元前三一四年,燕国内乱,齐宣王趁机打进燕国,杀了燕王,差点灭了燕国。
秦惠文王打算去攻打齐国,但这时齐楚两个大国联合起来。于是,秦惠文王派相国张仪出使楚国,游说楚怀王跟齐国绝交而亲近秦国,并表示送给楚国六百里土地作为交换条件。
楚怀王不顾客卿陈轸、三闾大夫屈原等反对,果然与齐国绝交,派逢侯丑去秦国接收土地。
来到秦都咸阳城外,张仪假装喝醉了酒,从车上摔下来。底下人把他送进城,请逢侯丑住在客馆里。
一连三个月,张仪避而不见。逢侯丑写信给秦惠文王,说明张仪答应割地的事。
秦惠文王回答说:“相国答应的话,我一定照办,可是,楚国还没跟齐国完全绝交呢!”逢侯丑就回报楚怀王。楚怀王即派人上齐国去骂齐宣王,齐宣王大怒,约秦惠文王一起去打楚国。
齐国使者到了咸阳,张仪知道计谋已经生效,就去上朝。在朝门外遇见逢侯丑。逢侯丑重申前约。张仪说:“早先,我是说情愿送我自己的六里土地,不是六百里呀。”
逢侯丑回报楚怀王,楚怀王于是起兵伐秦。秦齐联军打败了楚国,连楚国汉中的土地六百多里,都给秦国夺了去。韩、魏也趁机打劫。
楚怀王只好派客卿陈轸上秦国兵营去求和,情愿再割两座城,作为礼物,楚国从此大伤元气。
滴水感悟
用假话骗取别人的信任以获取利益的方法是可耻的。在信用危机非常严重的当今时代,我们一定要反对欺骗,坚持诚信。不过,“兵不厌诈”,在对敌斗争中,欺骗手段也可视为一种创新手段。
“密谈”闲事
殷荆州对王东亭说:“王绪一向在王国室面前说我的坏话,你看怎么办好?”
王东亭说:“这样吧,你多次去拜谒皇上,回府后待王绪来见你时,你就屏退外人,单独与王绪只管海阔天空地闲谈,不必谈论正事。”
殷荆州依计而行。后来,王国室听说殷荆州常和王绪密谈,就问王绪:“你和殷伸堪都谈些什么?”
王绪说:“没谈什么,只不过闲谈罢了。”
王国室以为他隐瞒什么事,就与他日益疏远,再也不听他进的谗言了。
滴水感悟
王东亭所设的计策,利用了人们的惯性思维:密谈一定是谈大事,否则何必保密呢?人们想保密时,一般会说“没谈什么,只不过闲谈罢了”。王绪这样说,恰好给了别人确有秘密而且想保密的印象。
屡败屡战
清朝名臣曾国藩在与太平天国作战的时候,由于种种原因总是吃败仗。
在又一次被太平军打败之后,他急奏皇帝请求支持,一方面报告战情,一方面要皇帝给他所需物资。
他在奏折上有一句话是“臣屡战屡败,……”。他后来仔细看这个奏折,觉得不妥,于是拿起笔来,将奏折上的这句话改为“臣屡败屡战,……”
原字未动,仅仅是顺序的改变,顿时将原本败军之将的狼狈变为英雄的百折不挠。
滴水感悟
“屡战屡败”给人无能和没有希望的印象,“屡败屡战”却给人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印象。不过是颠倒了一下文字的顺序,含义却绝然不同。可见文字的力量真是很大呀!
聪颖的伏羲氏
伏羲是上古时代一位少有的秀才式的首领。他勤于思考,善于观察,敢于创新。由于他带着族人东迁时走了好长一段路,所以见多识广,积累了一定的自然知识和社会阅历。
伏羲所处的时代,娱乐所用的乐器少得可怜,女娲发明了一种可以吹出几个音调的像桃一样形状用泥土烧制的乐器“埙”,有的地方还发明了笛子。
不过,除笙之外,多数是些五音不全的东西。为了让大家的文娱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他从弯弓射箭得到启发,经过反复实验,终于发明了一种搭有50根弦的新乐器“瑟”,并亲自创作了一首曲子,名之曰《驾辩》,演奏起来,果然是妙不可言。
伏羲所居住的地方有一片大湖,湖里的鱼类应该是他们很好的食物,但眼瞅着打鱼人拿着一根长长的木竿儿扎鱼,累上半天,要么一无所获,要么就是一星半点儿。他就发愁了。
怎样才能捕到更多的鱼呢?这成了他苦思冥想的问题。
这一天,他躺在半地窖式的房子里,摸摸红土烧硬的防潮土地,看看草木搭建的防雨顶篷,无聊极了。